比的全真丹元悄然送出,托举在观音像底座之下,既减轻了众人的负担,更以其纯阳清气进一步隔绝了那地底可能存在的阴寒气息。
就在观音像被稳稳抬入塔内,安放妥当的那一瞬间,赵清真清晰地感知到,那从地基深处渗出的阴寒气息,仿佛被彻底斩断了与上方的联系,完全被隔绝镇压了下去,再难兴风作浪。白塔本身似乎也具有某种镇邪安宅的古老力量,与观音像的灵光相辅相成。
然而,几乎是同时,他背后鞘中的归尘剑,那代表“开阳武曲”锋锐金气的银白宝石,竟毫无征兆地轻轻震颤了一下,发出一声极微弱的、唯有他能听见的清鸣!一股极其细微却尖锐的警示意味,如同冰针刺入他的灵觉,指向非常明确——城东方向!
那里,是台州府城隍庙的所在。
赵清真目光微微一凝,心中了然。此事果然还未完结。他安抚了老僧几句,承诺日后若有余力必来相助,便辞别众人,步履看似从容不迫,实则迅疾异常,径直朝着城隍庙的方向行去。
越是靠近城隍庙,那股异样的感觉便越发明显。城隍庙乃一地阴司主宰之所,掌籍亡灵,监察善恶,本该是香火鼎盛,庄严肃穆之气笼罩,寻常游魂野鬼绝不敢轻易靠近。但今日,这庙宇周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冷清与萧条。并非无人烟,也有三三两两的香客进出,但那股源自神道本身的、应有的煌煌威严与勃勃生机,却仿佛被什么东西遮蔽压抑了,显得有气无力。
庙宇主体建筑似乎并无大碍,但赵清真的神念却敏锐地捕捉到,位于后殿一侧的一处偏院——当地人口中颇为灵验的“王总管祠”——气息格外紊乱。
这位王总管,据传是前朝一位极得民心的本地父母官,清正廉明,兴修水利,造福一方,死后被百姓感念,自发立祠祭祀,就附在城隍庙旁,百年來香火不绝,颇为灵验,求子、求财、求平安者多有应验。但此刻,赵清真目之所及,那祠庙矮小简陋,门庭油漆剥落,显然久未修缮,祠内光线昏暗,蛛网尘封,供桌上空空如也,冷灶凉灰,显然香火已断绝很久了,与前方城隍主殿的境况截然不同,更迥异的是供桌前方靠近墙壁的地方没有神像!整个祠庙里一尊神像也没有!
但这并非关键。关键在于,这废弃祠庙的周围空间中,残留着一种极其强烈的、新近产生的空间扭曲感与淡淡的、却品质极高的鬼气!仿佛不久前,这里发生过一场剧烈的能量冲突,或者有什么东西被强行从此处剥离了出去!这种残留的波动,与他之前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