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劝造反的李元昌,被污造反的李恪(3)

性的教诲,李元昌很难听的进去,反而是李承乾这种认真诚恳的劝解,他反而能够听进一些来。

毕竟皇帝和太子都是一个意思,谁都要认真考虑。

李承乾笑笑,说道:“今日孤倒是想和王叔多聊一会安俨,现在谁在外面?”

“回殿下,是吴王。”李安俨拱手。

“吴王来了,那么臣便先告辞。”李元昌下意识的就要站起来。

吴王李恪,皇帝第三子,母为贤妃杨氏,隋炀帝杨广之女,身份之贵重,仅在于诸嫡之下。

“不必,不必,三郎来了,怎么能让王叔走呢,都是自家人。”李承乾看向李安俨,抬手道:“请吴王请来,正好王叔的问题,他之前也遇到过,正好探讨一二。”

李元昌微微挑眉,随即缓缓坐下道:“是!”

一身紫色长袍,头戴进贤冠,行走间气质温润的吴王李恪从殿外走了进来。

李恪身形挺拔,然后认真的拱手上揖道:“臣弟吴王恪,参见太子殿下。”

“三郎免礼。”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三郎见过汉王叔。”

“见过王叔。”李恪再度行礼。

“吴王!”李元昌拱手回礼。

“好了,三郎坐。”李承乾示意李恪在右侧上首坐好,然后才开口说道:“孤刚才和王叔在说,了解民间疾苦之事。”

李恪神色严肃起来。

他在三年前被御史弹劾游猎过度、损坏庄稼,最后被免安州都督。

“孤在想,每位宗王任地方刺史,都有自己的职田,孤只是觉得,是否可以让宗室寺,介入诸王亲耕职田考核诸事,毕竟就连父皇,每年也要去先农坛,亲耕一亩三分地。

诸王不用太多,亲耕三亩地,如此,知晓百姓辛劳,行事便会谨慎许多。”

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的说道:“宗室诸王,年长者有,年幼者更多,读书易得,亲躬难行,难才知苦,知苦方懂体恤。”

李恪和李元昌相互对视一眼,神色惊讶,随即两人齐齐拱手道:“臣等谨遵殿下教诲。”

“这样,安俨,通知于师一声,写本奏章,王叔和三郎一起副署年后吧,从中书省呈送上去,正好年后诸王都还在。”李承乾看了李安俨一眼,李安俨立刻拱手,然后转身而去。

“多谢殿下。”李恪和李元昌同时肃然拱手,只是低头之间,眼底疑惑很重。

“这是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