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视眈眈之下,皇帝却要救党仁弘。
上一世的时候,皇帝以要郊祭三天向昊天请罪为由,逼到群臣不得不妥协。
当然最后皇帝也是以下了罪己诏为由,才将党仁弘之罪,改为罢官,贬庶人,流放钦州。
很多人都说皇帝是在顾念老臣,也有人说皇帝是在通过轻放党仁弘,来收买秦王府旧臣的人心。
李承乾上一世也这么认为,但经过了一次重生,他对此事却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
他是皇帝,是天可汗李世民,天下人人敬仰的太宗皇帝,根本不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收拢人心。
所以这里面必有玄机。
李承乾如今也已经逐渐的看了出来。
皇帝合上奏本,然后看向御史大夫韦挺,问道:“御史台如何说?”
“启奏陛下。”韦挺持笏站出,拱手道:“党仁弘贪赃之巨世所罕见,又有买官卖官,鱼肉广州之罪,故,请判斩首。”
李世民稍微停顿,然后沉沉的叹息一声,问道:“大理寺如何说?”
大理寺卿孙伏伽拱手站出,然后恭敬的说道:“启奏陛下,按律,当以斩首。”
皇帝轻轻的敲敲桌案,然后看向一侧,问道:“门下省如何说?”
黄门侍郎刘洎拱手站出,认真说道:“启奏陛下,门下省请斩,以儆天下!”
皇帝又看向了中书令杨师道,杨师道刚要站出开口,皇帝突然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你如何说?”
杨师道微微一愣,伸出去的半只脚,被收了回来。
李承乾站在丹陛三阶之上,闻言赶紧拱手道:“启禀父皇,大理寺,御史台,刑部,门下省,都是一致意见,党仁弘之罪,以律当斩,这毋庸置疑,然而党仁弘多年以来多有立功之处,律法也有议功之说,故而儿臣以为,当以议功,减一等,为绞刑。”
斩首,一刀之下,尸首分离。
绞刑,留个全尸,依旧要死。
群臣之中一两声哗动之下,然后全部肃静了下来。
党仁弘是秦王府的旧臣,多有功劳,议功之事,便是太子不说,也会有其他人说。
如今只是从斩首到绞刑,百官倒也能够接受。
而且太子只是提出议功,皇帝完全可以不接受,但是
“太子所言有理。”李世民轻轻点头,然后看向群臣道:“但党仁弘为国效力多年,如今贪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