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三 封禅(大结局)(5)

,为李承乾驾驶马车的,是尚乘奉御苏庆节,苏定方的儿子苏庆节。

不是尚乘奉御长孙净,也不是苏瑰,或者其他什么人,而就是苏庆节,他代表了苏定方,也代表了军中。

大唐终于以军功立国。

李承乾虽然重视文教,但他也很清楚的明白,文人是最容易离心的,只有军中的将士,对他才是最忠诚的。

收回混乱的思绪,李承乾不由得轻轻松了口气。

封禅啊,封禅。

李承乾不由得笑笑。

这么多年了,他终于走到了封禅嵩山的这一步。

他的目光看向晃动的车帘之外,无数百姓叩首低颂:“皇帝陛下万寿无疆,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密密麻麻的声音不停的传入李承乾的耳朵当中,不知道为什么,让他原本有些不安的心,终于安静了下来。

左右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千牛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

除了左右监门卫以外,大唐十六卫三万骑兵同时出动,人数密密麻麻的从定鼎门,直接蔓延到了嵩山脚下。

到了嵩山,李承乾轻轻回望。

冕旒晃动。

密密麻麻的封禅队伍依旧一眼看不到尽头,甚至隐约能够看到依旧有人在从洛阳城门而出。

看着这一幕,李承乾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

长孙无忌和户部联手所做的封禅费用,虽然昂贵,但李承乾还能够接受,可是现在他突然想到,这还仅仅是封禅嵩山,就在洛阳旁边最便捷的地方。

将来一旦封禅泰山,那个时候都花费

想到这里,李承乾莫名的打了个寒战。

不,将来他绝不封禅泰山,那样的事情对天下的损害太大了,哪怕他再一次封禅嵩山,也绝对不会去封禅泰山。

不仅如此,他还会将这件事情当做祖训传承下去。

他的后世子孙,大唐的历代子孙日后都不许封禅泰山,哪怕日后用嵩山代替泰山成为封禅圣地,也绝不封禅泰山。

深吸一口气,看着嵩山南麓的山顶,李承乾的神色越发的肃穆起来,看了一眼站在山道两侧密密麻麻的金吾卫,李承乾一步步的向前迈上台阶。

身后太子,诸王,百官,齐齐缓慢跟随。

李承乾没有在意那些,只是一步步地往上走。

这一整日来,他里外总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