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经师也果然如张先生所料,拼命地争抢苏录,都想将这个已经官方认证的‘神童’,收为自己的弟子。
为了能在这场争抢中胜出,先生们不断加码,有保证他能中秀才的,有说能给他介绍名师的,还有给他物质奖励的,那牛先生甚至表示,只要他选春秋,就把闺女许配给他
后来苏录才知道,牛先生的闺女已经十八了。但牛先生表示,女大三抱金砖,年纪大点会疼人
惹得其他先生大骂姓牛的无耻,这到底谁占谁的便宜!
不过苏录听从了张先生的建议,一直没有表态。
进入腊月后,书院开始进行五经考试,都是一些基础问答和短篇策论。这不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水平,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学生也不可能学出个丁卯来。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学生的适配性,书院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推荐经目。
比如林之鸿思理精审,善穷幽微,便被推荐治易经。
乔枫长于考辨,治学扎实,便被推荐治尚书。
马千里严守礼法,善于梳理且能践行礼义,被推荐治礼记。
苏淡因为同样的理由被推荐治了易经。
程万舟因为文辞灵动,情感细腻且具共情力,被推荐治了诗经。
李奇宇和程万范,则没有任何理由地被推荐了诗经
这让哥俩好生凄凉,因为这不啻于明摆着告诉他们,你们就学不了别的。
~~
“哥,我真的非选诗不可吗?”夜里,程万范睡不着,躺在铺上问苏录。
寒冬腊月的寝舍内没生炉子,同窗们挤成一团取暖,正好再开个卧谈会。
苏录把身子缩在厚厚的被子里,只露出鼻子和嘴巴道:“每年乡试选诗的可是最多的,难道那些秀才都学不明白别的吗?而且每科进士中,都是治诗经的人最多,状元探花一样中,有什么影响?”
“哎,哥说话就是有道理。”程万范点点头,讪讪笑道:“就是觉得被推荐诗挺没面子的。”
“诗怎么了?”程万舟不开心道:“我就觉得诗挺好,特配我!”
“那这么说也配我!”李奇宇被‘小舟舟’一句话治好了毛病。“想我土城小李白,岂能舍诗而从其他?”
这下就剩一个程万范不开心了
“而且你可别小瞧了诗经,先生说它易学难精,难的十分隐蔽,而且‘诗三百’就是三百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