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没人不知道。”朱子和又道。
“你家住在山哪边?”苏录问道。
“整个朱家山都是。”朱子和道:“我们朱氏一族从唐末就在泸州定居,几百年下来把整座山都占满了。所以才会被叫朱家山。”
“原来如此。”苏录点点头,等马车到了朱家山下,看到整片丘陵上密密匝匝、粉墙黛瓦的建筑,起码有几百户。他这才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家族。
只有十六房的二郎苏家,完全不够看呀
马车穿过一道道牌坊,朝着朱家大宅驶去。朱子和介绍道:“这些都是我们祖上的进士,两宋五位,本朝两位,可惜已经好几十年,没再有人中过了。”
“说不定,过几个月又能再添一座。”苏录笑道。
“你说我九叔吗?”朱子和道:“他先及时赶到京城再说吧。”
“有你这样当侄子的吗?”苏录无语道。
“我这人从来是站理不站亲。”朱子和道:“我爱我叔,但道理就是道理。他出发的确实太晚了。”
“山长有数的。”苏录没有争辩,因为马车已经到了朱家大宅门口。
朱家大宅背倚朱家山,前临玉带河,靠山面水、腰缠玉带,风水极佳。
下车后,苏录看到宅前立着三根红绫金书的功名旗,在风中猎猎飘扬,煞是夺目!
这玩意可不是随便立的,有着严格的规制,中了秀才方能在门前立起高高的旗杆,但不能挂旗。
要等到乡试及第后,郡县必送捷报,并一面金底红字的功名旗,上书‘解元’、‘经魁’或‘亚元’之类的字样,这时旗杆才可以派上用场。
但举人的功名旗只能挂一个斗,要等到中了进士才能挂两个斗的进士功名旗。苏录听说,若状元及第,则以黄纻丝金书‘状元’立竿以扬,那真是方圆百里,风光无两!
ps.猜猜谁要登场了~~~求月票~~~订阅啊~~~9970均了,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