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戈愿归顺将军麾下”
沉默许久,拓跋戈心中一沉,轰然叩拜。
“拓跋戈降了!”
“大周少年将军说他承载莽原气运可是真的?”
“魔鬼还是父神的行走,又有谁说的准呢!”
“我们怎么办?”
见到拓跋戈跪下,无异于在摇摆不定的天平一侧加了一块重重的砝码。
营地内的拓跋族人心中的振动与摇摆也更加猛烈起来。
“拓跋部骑兵,凡能在征战中攒下二十颗头颅者,赏银千两,可携带家眷迁往大周境内生活,获周民身份,或册封百户!”姜离再道。
“拓跋归降!”
营地中,四万拓跋骑兵俘虏翻身叩拜。
若能迁徙至富庶之地,免去苦寒饥饿、朝不保夕的生活,又有几人愿意执刀上马!
“拓跋部降了?”
上官清妍、墨运良、屠老头、赵铁河等人见到这样一幕,心中的震惊,难以描述。
大周以往对北莽的征战中,也曾试图招降北莽各部,开出的条件未必就比姜离差。
可收效一直甚微。
否则也不可能在北地修复扩建长城,建国八十年仍受北莽侵扰之患。
可今日,姜离只是寥寥数语,就真的收拢了拓跋略部落四万骑兵归顺。
虽然的确有条件和现实的影响,但在这背后似乎真的像是存在一只看不见的命运大手,操控着莽州这一方天地的运转。
姜离说他承载了一州气运?
真的如此么!
“主上,西域佣兵联军都驻扎在赤河山谷内,那里密林丛生,河谷两侧都是平原沃野,只要不生火,就算碧隼飞过也很难发现!”
三日后距离拓跋营地七百里外的原野上,一支由三千名骑士组成的队伍席卷滚滚尘烟,疾驰而过。
无论是周人还是莽民,若是看清这支队伍的构成,一定会震惊的目瞪口呆。
其中一千名骑兵身披赤色甲衣,持戟背弓,显然是大周皇朝的军士。
但另外的两千人却全都穿戴披甲,鞍旁挂刀,是北莽骑兵的装扮。
大周、北莽视同水火,双方的军士、战士同时汇合在一支队伍中,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匪夷所思。
拓跋戈身穿大周游击重铠,策马在姜离身旁,尽职尽责的为姜离介绍西域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