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坐在办公室里,指尖夹着的烟燃到了尽头,烫得他猛地一哆嗦,才回过神来。办公桌上摊着一沓厚厚的账单,最上面那张红色的催款单格外刺眼——供应商催要30万建材款,限他三天内结清。
他叹了口气,拿起手机,再次拨打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机械的女声重复响起,陈建军烦躁地把手机扔在桌上。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28次拨打李志明的电话了,可对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始终没有回应。
事情要从去年年初说起。陈建军在曲靖做建材生意,经营着一家不算大的建材店,靠着诚信经营,也算积累了一些客户。2024年1月,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马龙区鑫源五金厂房的老板李志明。当时李志明正忙着扩建厂房,需要大量的钢材和水泥,双方签订了供货合同,约定总货款58万,货到付30万,剩余28万在三个月内结清。
陈建军满心欢喜地接下了这单生意,以为是扩大经营的好机会。他亲自盯着送货,确保每一批钢材和水泥都符合质量要求,按时送到了鑫源五金厂房。可货到之后,李志明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只支付了10万货款,承诺剩下的48万会尽快结清。
起初,陈建军还能联系上李志明,对方总是各种推诿,今天说下周给,下周说下个月给。可到了去年年底,李志明的电话就开始断断续续,到今年年初,干脆彻底打不通了。陈建军去鑫源五金厂房找过几次,大门都紧闭着,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头守在门口,说老板很久没来了,他也不知道老板的去向。
眼看着自己的建材店因为资金无法回笼,快要撑不下去了,供应商的催款单一张接一张地寄来,员工的工资也快发不出来了。陈建军实在没办法,决定再去一趟马龙,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李志明,讨回这笔欠款。
2025年3月10日,陈建军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坐上了从曲靖市区前往马龙区的大巴车。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可陈建军却丝毫没有心情欣赏。他心里盘算着,到了马龙之后,先去鑫源五金厂房附近看看情况,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两个小时后,大巴车到达了马龙区汽车站。陈建军下了车,一股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马龙区比他想象中要小一些,街道两旁大多是低矮的建筑,行人不算多,显得有些冷清。他找了一家离鑫源五金厂房不算太远的小旅馆住了下来,放下行李后,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厂房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