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五文山布依飘(二)(7)

给我的蜡染布,上面画着蝶花纹和稻穗纹,藏蓝色的布面上,白色的花纹像是星星,特别好看。我忽然想起阿婆说的话,“蜡染是我们布依族的根,每一块蜡染布,都藏着我们的故事。”现在我明白了,这块蜡染布上,不仅藏着布依族的故事,还藏着我在文山的故事,藏着我和阿婆、阿妈、姑娘的友谊。

车过富宁的时候,我又看见了河谷里的蜡染坊,布幡还在飘,像是在跟我挥手。我想起第一次来的时候,听见姑娘的歌声,看见阿婆画蜡染,那种惊喜和感动,现在还在心里。

回到成都后,我把蜡染布挂在卧室里,把蝴蝶布偶放在书桌上,把五色糯米饭分给同事们吃。同事们问我在文山玩得怎么样,我跟他们说,文山很好,有好看的蜡染布,有好听的歌声,有热情的布依族人民,还有“布依飘”。

“什么是‘布依飘’?”同事们问。我想了想,笑着说:“‘布依飘’是蜡染布在风里飘,是歌声在山里飘,是裙摆在舞台上飘,是布依族人民的爱和快乐,飘在每一个路过文山的人心里。”

同事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却知道,“布依飘”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它是一种感觉,一种藏在心里的温暖,只有真正去过文山,真正遇见布依族人民,才能明白。

后来,我经常给姑娘打电话,听她说村里的事。她说阿婆还在染布,阿妈还在缝花边,她自己也开始教村里的小孩画蜡染了。她说查白歌节结束后,村里来了很多游客,都是来买蜡染布、听布依族歌的,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我阿婆说,谢谢你,把我们布依族的蜡染和歌,带到了外面。”姑娘在电话里说。我笑着说:“不用谢,是你们的蜡染和歌,温暖了我。”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文山布依族蜡染的文章,里面提到了者兔村的蜡染坊,还配了一张阿婆画蜡染的照片。我看着照片里的阿婆,心里特别激动,赶紧把文章发给姑娘。姑娘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布依族的蜡染,知道了“布依飘”,她们都很开心。

我知道,“布依飘”会像盘江里的水一样,一直流下去,像山间的风一样,一直吹下去,像蜡染布上的蝴蝶纹一样,一直飘下去,飘到更多人的心里,让更多人知道文山,知道布依族,知道这种美好的文化。

今年的查白歌节快到了,我已经跟公司请假了,准备再去文山,再去者兔村。我想再看看阿婆画蜡染,再听听阿妈缝花边,再跟姑娘一起唱布依族的歌,再参加一次查白歌节,再感受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