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文山小花飘(三)(1)

飘有点害羞,她很少在陌生人面前唱歌。但看着陈默期待的眼神,又想起陈默为了研究小花苗的文化,走了这么远的路,她还是点了点头:“我唱一首蝴蝶妈妈吧,这是奶奶教我的第一首苗歌。”

她清了清嗓子,慢慢唱了起来。苗歌的调子很悠扬,像是山风穿过松枝的声音,又像是山泉流过石头的声音。歌词是苗语的,唱的是蝴蝶妈妈孕育小花苗祖先的故事——蝴蝶妈妈从枫木树上诞生,后来和水泡谈恋爱,生下了十二个蛋,蛋里孵出了小花苗的祖先,还有其他民族的祖先。

飘唱得很认真,眼睛看着火塘里跳动的火苗,像是在和蝴蝶妈妈对话。陈默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手里的笔还在本子上画着什么——后来飘才知道,他画的是她唱歌时的样子,画里的她,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带着淡淡的笑,百褶裙上的银泡子在火光下闪着光。

唱完歌,陈默把录音笔拿过来,递给飘:“你听,唱得真好听。这首歌的调子很古老,和我在博物馆里听到的几十年前的苗歌录音几乎一样。”

飘接过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传来她自己的声音,在安静的吊脚楼里,显得格外清晰。她听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自己的声音,也能像奶奶的声音一样,把蝴蝶妈妈的故事唱得这么动人。

“飘,你会刺绣吗?”陈默问。他想起飘绣在土布上的符号,“你绣的符号很规整,一看就是练过的。”

飘从背篓里拿出奶奶给她的绣花针和剩下的白线,又拿出那块靛蓝土布:“会绣,奶奶从十岁就开始教我了。我绣得还不好,奶奶说,要绣到手指上磨出茧子,才能算真正会绣。”

她坐在床沿上,把土布铺在腿上,拿起绣花针,开始绣昨天没绣完的符号。火光下,她的手指很灵活,针线在土布上穿梭,像是一只蝴蝶在蓝布上飞舞。陈默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还不时问她一些刺绣的问题,比如绣花针是怎么磨的,土布是怎么织的,线是怎么染的。

飘一边绣,一边回答:“绣花针是用铁条磨的,奶奶说,针要磨得尖,绣出来的线才细;土布是寨里的阿婆们一起织的,用的是自家种的棉花,纺成线后,再用织布机织成布;线是用植物染的,靛蓝是用板蓝根的叶子染的,胭脂红是用野石榴的皮染的,黄色是用黄柏的树皮染的。”

陈默听得很认真,还把飘说的话都记在了本子上。他说:“这些都是很传统的工艺,现在很少有人会了。你知道吗?很多地方的苗族,已经开始用机器织布、用化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