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文山小花飘(三)(5)

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祭祀坪上,挂着一块大大的靛蓝土布——那是飘在老寨里绣的“老寨故事布”。土布被挂在祭祀坪的芦笙柱上,上面绣着的古老符号,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寨老站在土布旁边,用苍老却有力的声音,把老寨的故事讲给所有族人听——讲祖先如何建立老寨,讲阿秀姑娘如何用刺绣守护族人,讲几十年前的暴雨如何冲毁老寨,讲族人如何迁徙到新寨,讲飘在老寨里的奇遇,讲陈默如何帮助他们解读古老的苗文。

族人都听得很认真,很多老人听到阿秀姑娘的故事时,都抹了抹眼泪;很多年轻人听到祖先迁徙的艰难时,都握紧了拳头;孩子们则围着“老寨故事布”,好奇地问飘:“飘姐姐,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老寨里真的有会绣花的蝴蝶吗?”

飘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还把阿秀姑娘的银簪拿出来,给孩子们看:“这就是阿秀姑娘的银簪,上面的珠子是她亲手嵌的。阿秀姑娘没有消失,她变成了蝴蝶,守护着老寨,也守护着我们。”

踩花山节的最后,飘带着寨里的姑娘们,在祭祀坪上跳起了踩堂舞。她们穿着自己绣的百褶裙,戴着自己打的银饰,跟着芦笙的调子,一圈圈地跳着。芦笙的声音很悠扬,像是老寨里的松涛声,又像是山泉的流水声。姑娘们的银饰“叮铃”响着,像是阿秀姑娘在和她们一起跳舞,像是祖先在为她们鼓掌。

陈默也来了。他是前一天来的,还带来了他整理好的研究资料,还有一本刚印好的小册子,上面印着老寨的照片、古老的苗文符号,还有飘的故事。他把小册子分给每个族人,说:“这是老寨的故事,也是你们的故事。以后,我还会带更多的人来这里,来了解小花苗的文化,来感受你们的热情和坚守。”

踩花山节结束后,飘带着陈默和几个年轻的族人,一起回了老寨。

老寨还是老样子,吊脚楼的木梁上还挂着玉米棒子,祭祀坪的古树下还压着石头,山泉旁边的竹桶还放着——只是这次,竹桶里装满了新采的野果,是飘特意让族人带来的,给来老寨的人当礼物。

飘带着大家走进她第一天住的那座吊脚楼,指着火塘说:“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晚上,陈默哥在这里给我讲苗文的故事,我在这里给陈默哥唱苗歌。”她又指着柜子说:“这里面有阿秀姑娘的百褶裙,我已经把它好好地叠起来了,以后我们要经常来打扫,不能让它落灰。”

年轻的族人都很兴奋,他们拿出带来的工具,开始打扫吊脚楼——有的擦木梁,有的扫火塘,有的整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