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像是在提醒我们什么。
“‘藏于水畔,映月现形’。”我喃喃自语,“难道要等到晚上,月亮的倒影照在这里,信物才会出现?”岩龙点点头:“很有可能!先民的祭祀活动大多在夜晚进行,或许信物需要月光的触发才能显现。”
当天晚上,我们带着手电筒和帐篷,再次来到地下湖泊的钟乳石旁。山魈们也跟着我们一起来了,它们围坐在钟乳石周围,安静地等待着。月亮慢慢升到天空中央,银色的月光透过天窗洒在湖面上,形成一道长长的光影。当月光刚好落在钟乳石底部的凹槽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凹槽里突然泛起淡淡的蓝光,水面上的光影汇聚到凹槽中,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斑。
光斑渐渐变得清晰,里面竟然浮现出一件器物的虚影:那是一个用青铜打造的铃铛,铃铛上雕刻着山魈的图案,顶部系着一根红色的绳索,绳索上还挂着几枚小小的铜铃。“这就是信物!”我激动地说,“可它只是虚影,怎么才能拿到实物?”
就在这时,山魈首领突然跳进湖里,朝着湖泊中央游去。我们赶紧跟过去,只见它在一处水域停下,用爪子拍打水面。岩龙立刻明白过来,拿出随身携带的潜水镜和呼吸管:“信物肯定在水下!”他戴上潜水镜,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
大约一分钟后,岩龙从水里探出头,手里举着一个东西——正是虚影中的青铜铃铛!“找到了!”他兴奋地喊道,将铃铛递给我。我接过铃铛,感觉它沉甸甸的,表面虽然有些生锈,但山魈的图案依旧清晰可见,轻轻一晃,铃铛发出清脆的“叮铃”声,声音在溶洞里回荡,山魈们听到声音,纷纷站起来,朝着铃铛的方向鞠躬,像是在祭拜。
我们带着青铜铃铛回到祭祀遗址的石室,将铃铛放在石台的中央。当铃铛接触到石台的瞬间,石台上的青铜容器突然发出光芒,容器里的黑粉末竟然慢慢汇聚成一个小小的山魈图案。岩龙惊讶地说:“这黑粉末是松烟末,以前先民用来画祭祀图案的,没想到它还能和信物产生反应!”
我们仔细观察着青铜铃铛,发现铃铛内侧刻着一行文字:“山魈为使,信物为引,秘境之门,待时而开。”“秘境之门?”我疑惑地看向岩龙,“难道老林沟里还有其他秘境?”岩龙摇了摇头:“地脉记里没有提到过秘境之门,但寨里的老人说,老林沟的最深处有一处‘禁林’,那里的树木比其他地方粗壮很多,而且从来没有人敢进去,据说进去的人都没有回来过。”
就在我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