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能治咳嗽的“枇杷叶”,有能治扭伤的“接骨草”,还有能美容的“芦荟”。岩罕说,这些草药要带回家晾干,送给玉腊医生,让她用来给村民治病。“我们傣家人靠雨林生活,也要守护雨林,这样才能代代相传。”岩罕的话很朴实,却让我心里很感动。
傍晚时分,我们背着满满的竹筐往回走。夕阳把雨林染成了金色,树叶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在地上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路上,我们遇到了守护队的队员波岩,他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正在巡逻。“今天没看到有人破坏雨林,”波岩笑着说,“倒是看到了几只野鸡,说明我们的雨林越来越好了。”
回到曼掌村时,天已经黑了。玉香阿姨早已在门口等我们,看到我们回来,赶紧接过竹筐:“累坏了吧?快洗手吃饭,我做了你们最爱吃的菠萝饭。”我坐在竹楼的平台上,看着远处的星星,听着雨林里传来的虫鸣,忽然觉得,雨林不仅是傣家人的家,也是所有生命的家,守护雨林,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在曼掌村的第七天,村里迎来了一场“傣族婚礼”——岩罕的表哥波岩罕要娶邻村的玉叫姑娘。“这是村里今年最热闹的事,”玉香阿姨一早就让我换上新的傣装,“我们傣家婚礼有很多规矩,你跟着我,我教你。”
早上八点,波岩罕家就热闹起来了。村里的人都来帮忙:有的在院子里搭竹棚,有的在准备嫁妆,有的在做傣味美食。波岩罕穿着一身红色的傣式对襟衫,头上戴着银色的头冠,看起来格外精神。“今天要去接新娘,”他笑着说,“你们跟我一起去,看看我们傣家的‘接亲仪式’。”
接亲的队伍有二十多个人,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步行,手里拿着鲜花和彩礼:有织好的傣锦,有自家养的鸡,还有用竹篮装着的水果。队伍出发时,村里的锣鼓队敲起了欢快的锣鼓,几位傣家姑娘唱起了“接亲歌”,歌声清亮婉转,在村里回荡。
到邻村时,新娘玉叫的家门口挂着彩色的经幡,几位老人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银镯,要“拦门”。“想接走新娘,得先答对我们的问题。”一位老人笑着说,问题都是关于傣家习俗的,比如“傣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傣锦的图案有什么寓意”。波岩罕一一答对,老人才笑着让开,让接亲队伍进去。
新娘玉叫穿着一身白色的傣装,头上戴着银色的凤冠,脸上盖着红色的面纱,坐在竹楼的平台上。她的母亲正在给她戴银镯,一边戴一边哭:“以后要好好过日子,常回来看我们。”玉叫也哭了,却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