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追问,她毫不怯场,应对从容,专业素养展露无遗。
会议持续了整个上午。
最终,领导综合各方意见,原则性通过了启动法律程序和寻求对外沟通双轨并行的方案,并指示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打通关键环节。
虽未明确表态,但态度已清晰可见,压在项目团队心头的一块巨石稍稍松动。
会议结束已近中午。
方允和陈宴辞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正低声讨论着刚才会议中的几个关键点。
一位工作人员快步上前,笑容可掬:
“方律师,陈律师,辛苦了。领导指示,请项目团队和顾问专家移步小食堂用餐。”
两人道谢,跟随工作人员走向委内部的小食堂。
这里环境比大食堂清雅许多,人也少。
打好饭菜,两人找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坐下。
“上午你的补充发言很关键,把反制筹码的杠杆效应讲得很透。”
陈宴辞将筷子递给方允,语气带着真诚的赞许。
“是学长前期梳理的框架打得好。”
方允接过筷子,弯唇一笑,连日高压下的神经终于有了片刻松弛,“接下来就是执行层面的硬仗了。”
“放心,有你在,关键环节不会掉链子。”陈宴辞温和地回应,语气熟稔。
两人一边用餐,一边继续低声探讨着下午需要立刻着手的工作细节。
这时,方允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食堂门口走进来。
是李秘书。
李秘书显然也看到了方允和她对面那位气质卓然的男人。
他脚步微顿,目光在陈宴辞身上停留了约莫一秒,极其短暂,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随即,他神色如常地走向打饭窗口,仿佛只是寻常路过。
方允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收紧,下意识地挪开了一点与陈宴辞的距离。
陈宴辞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异样,仍在专注地说着某个法律文本的修订要点。
李秘书很快打好饭,没有停留,端着餐盘径直离开了小食堂。
从头到尾,他没有再向方允这边看一眼。
回到办公室时,赵廷文正站在窗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眉头微锁。
关于西南某省民生问题的深度调研报告,以及一份行程安排草案。
报告里详实的数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