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出的问题,让他无法等闲视之。
年关慰问和调研,既是职责所在,也是深入了解基层的关键窗口。
窗外的冬日阳光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冷硬的侧影。
“赵员长。”李秘书恭敬地唤了一声。
赵廷文转过身,目光沉静:“协调会结束了?结果如何?”
“会议刚结束。”李秘书将一份简要的会议纪要放在办公桌上。
“原则通过了启动法律程序和寻求外交沟通的双轨方案,相关委表态支持。方律师和陈律师在会上的发言很专业,切中要害。”
赵廷文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拿起纪要快速浏览。
李秘书站在桌前,语气平稳继续汇报,仿佛不经意地补充道:
“会后,按惯例,工作人员邀请项目团队和专家顾问在小食堂用了工作餐。方律师也在其中。”
赵廷文翻页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目光依旧停留在文件上。
李秘书顿了顿,措辞带上了一丝含蓄与周全:
“用餐时,方律师和那位新加入金成律所的合伙人陈宴辞律师坐在一起。陈律师刚从伦敦司力达回来,背景深厚,能力确实出众,和方律师似乎合作颇为默契。”
点到即止。
没有描述任何具体细节,也没有任何主观评价,只是陈述了“坐在一起”、“合作默契”这两个客观事实,并巧妙地嵌入了陈宴辞的关键背景信息。
在组织内,这种信息量和措辞的分寸感,已足够传递出他想表达的全部内容。
赵廷文翻动纸张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半秒,随即又恢复了流畅。
他抬眼,目光深邃平静,看不出丝毫波澜,只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李秘书不再多言,恭敬地垂手而立,等待下一步指示。
办公室里一片沉寂,只有文件翻动的细微声响。
赵廷文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份西南调研的行程草案上,指尖在某个调研点的名称上无意识地顿了一下。
“西南的行程,”低沉嗓音打破平静,“按计划推进。通知下去,后天一早出发。”
“好的。”李秘书应下后退出办公室。
赵廷文合上手中的文件,身体向后靠进椅背,目光投向窗外。
修长手指在光洁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似乎在思量着什么。
片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