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晨光透过书房窗棂,在红木地板上投下温暖光斑。
赵廷文放下手中文件,目光扫过对面正安静阅读的一双儿女。
方允则将两份制作精美却极为低调的录取通知书轻轻推至他面前。
“都定下来了,”她声音里难掩骄傲。
“穆清去元培,攸宁去姚班。两边的院长都已亲自沟通妥当,安排了最可靠的导师和生活保障,全程低调。”
赵廷文拿起通知书看了看,目光尤其在“姚班”二字上稍有停留。
那里汇聚了全国顶尖的计算机天才,这个起点,对于志在国防科技的攸宁而言,再合适不过。
他看向孩子们,语气沉稳如常,却带着父亲的郑重:
“穆清,攸宁,这是你们自己争取来的道路。从踏出家门这一刻起,你们要学的,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独立、审慎和担当。学校和家里会为你们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但路,要你们自己一步步去走。”
十一岁的赵穆清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冷静:
“明白,爸爸。我们会处理好。”
方攸宁扬起小脸,眼中跃动着迎接挑战的兴奋:
“放心吧爸爸!保证不给您和妈妈丢脸!”
出发的日子悄然而至。
没有父母相送于校门的场景,只有两辆看似普通、实则经过特殊改装的轿车,分别将两位小主人送往各自的学府。
姚班是计算机天才的圣地,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方攸宁的到来,即便在这个群星璀璨的地方,也引起了小小的波澜。
不仅仅是因为她过分年轻的年龄,更因为她身上那种混合了超强逻辑思维和某种独特战略眼光的气质。
她被安排在一个安静的单间宿舍,生活上有专人低调照料,得以全心沉浸学术。
她的档案被高度保密,仅限极少数核心负责人知晓其背景。
然而,开学第一天的课堂上,她就遇到了一个“熟人”。
当老师点名到“盛秉均”时,一个身材挺拔、眉眼间带着锐气的男生应声而起。
方攸宁闻声抬头,恰好对上了对方同样惊讶的目光。
盛秉均?!他怎么也在这里?
盛秉均内心的惊讶程度丝毫不亚于方攸宁。
他只知道这届姚班有个年纪极小的天才,却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当年在训练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