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狡黠又难缠的丫头片子!
那个惯用“兵不厌诈”把他放倒的赵家女儿!
四目相触的刹那,空气里仿佛迸发出无形却噼啪作响的竞争火花。
两人极有默契地同时移开目光,但一种“又是你”的较劲氛围已然成型。
在这个班级,方攸宁如鱼得水。
而盛秉均同样实力超群。
两人很快被视作班中的“双子星”,只是彼此的光芒冷冽而带刺。
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每一次随堂测验,每一次项目作业,都成了两人无声的战场。
方攸宁的思路天马行空,善于从非常规角度切入,尤其擅长将问题与模拟对抗。
而盛秉均则基础扎实,逻辑严密如铜墙铁壁,追求算法的极致效率。
他们几乎从不直接交流,但每次代码提交、成绩公布,总会不自觉地先寻找对方的名字与分数。
假期,方攸宁会有计划地“消失”一段时间,实则是进入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相关g防科研单位进行短期学习和实践。
回来时眼神会更加锐利,思维也更具锋芒。
另一边,燕园的古韵与自由之风,轻轻吹拂着那位过分年轻的学子。
赵穆清同样被安排于清幽的单间,便于静心向学,背景档案受到严格保密。
在这里,他的天赋在人文社科领域彻底绽放。
他可自由选听任何感兴趣的课程,从理想国到资本论,自史记至联邦党人文集,其阅读速度与理解深度令导师为之惊叹。
他极少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但每次被问及,观点的深刻与逻辑的缜密总令满堂肃然。
他的社交圈极小,但质量极高。
既可同白发教授平静探讨宏观政策得失,也能与少数志趣相投、同样出众的同学进行深层思维碰撞。
假期时,他经安排以“社会实践”或“课题调研”之名,深入基层或进入某些政策研究机构见习。
他的观察报告总是冷静客观、直指核心。
他就如一株静默生长的树,从容汲取万物养分,根系却已早深入广袤大地,静待参天那日。
兄妹二人在求学路上奔波忙碌,日程密不透风,连假期都难抽身回家。
此事却令赵廷文窃喜于心。
老干部为何乐见其成?大家心知肚明。
暮色渐沉,法委大楼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