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江夏去监狱看他,杨菊颤抖着伸出手想要跟江夏拉手,等了一会儿江夏才伸出手,短暂的触碰之后撤离再不愿意跟她有接触,江夏甚至还在她这么多年的牢狱生涯后责问她对于过去在看守所工作的看法,她到此彻底绝望,生存的欲望在多年的监狱生涯中早已被消磨殆尽,曾经支撑过她鼓励过她的来自江夏的爱,也只是她的自以为是,江夏将她的生活安排的挺好的,但是唯独没有将自己安排在她日后的生活中,她们的爱早就过去了,对于一个年老的女人来说她没有活下去的理由,连最后一丝藏在心中的温暖都被江夏的探监戳破,她只能崩溃后平静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听见查海泩的话,王晓波点了点头,说道;“是这样,第一次收到江夏的磁带,杨菊是诧异的、慌张的,随后是期待的,柔软的,这种情绪一直到江夏读契科夫的牵狗的女人而达到高潮,我想有成你之所以选择这本牵狗的女人也是有深意的。”
林有成笑了笑,当然是有原因的。
其实朗读者这部里面最特别的情节就是江夏和杨菊在床上学习时,都要先为杨菊朗读,里面自然也就会要涉及到江夏朗读过的课文。
对于课文书籍的选择自然也是需要改编的,毕竟原版朗读者里面有提到的作品很不一样,大多都是外国作品,但是在那个特时期,国内外国文学译本并不算多,更多的还是国内的一些文学作品。
因此林有成自然也是有选择性地写了周树人的朝花夕拾,沈老的边城,还有张爱玲的作品等,以及另外那个时期优秀的外国文学译本郭老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草婴翻译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还有像张老翻译的双城记很显然这些都是知名的文学作品,少年时期的江夏给杨菊朗读。
而是等到后面,杨菊在监狱里面服刑,江夏再次给杨菊寄录音带朗读课文的时候,录音带里面第一本朗读的就是契科夫的牵狗的女人。
在场的人也都知道,契科夫的牵狗的女人讲的就是短暂关系过后最终认定对方是自己真爱的故事
很显然,杨菊也就会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之中,并由此展开联想,认定江夏也有同等的意义,可以说在这部朗读的作品其实是江夏感情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她给自己和江夏的关系终于有了一个定位:爱情。
要知道在这之前,即便是在江夏少年时期,杨菊的行为更多的是欲望,在那段关系里面主动,占据优势、游离、予取予求,甚至可以说是原始的床上冲动,到后面上床之前要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