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八年前的未解之谜(1)

大名府衙。

后院。

狄进放下最新的信报。

程琳的行程不断传回,这位使臣入辽十日未到,已经遭到了两次刺客袭杀,围绕着的大规模冲突更不下五次,夜间休息在驿馆内,外面辽人的叫骂声都不绝于耳。

显然辽国内有一批主战派想要阻止这位宋人见到辽帝,另一批人则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称,竭力保护。

冲突已经不是一触即发,而是直接白热化。

但程琳既然还活着,并且一路向北,绕开析津府,抵达中京区域,就说明萧孝穆确实还没有掌控大局。

在狄进的眼中,这位外戚当臣子,基本是完美无瑕,军功显赫,洁身自好,谨守礼法,谦卑度日,后来还能征收赋税,平均徭役,堪称文武双全,难怪被称为“国宝臣”。

唯独有一点,他不够狠!

如果萧孝穆有他妹妹萧耨斤的心狠手辣,那耶律宗真说不定都有谥号了。

当然,如果真是那样,辽圣宗也不会放心这群外戚来日辅佐他的儿子,正是因为看中了萧孝穆的能力和品质,才会容忍萧耨斤的偏执和骄狂。

而现在,这种品质成为了“制约”。

萧孝穆没准备造反,掀翻耶律宗真的皇位,只希望在这位辽帝威望不足的情况下执掌朝纲,平息内乱,对外征伐,将大辽即将衰败的势头遏止住。

可想要做到这一点,恰恰需要快刀斩乱麻,以大不孝之名直接废了耶律宗真,然后另立一个年幼的小皇帝,自己摄政朝堂,再平衡各方利益。

毕竟耶律宗真是十八岁,不是八岁,这个年龄还是太大了,成事不足,但坏事已经有余。

结果萧孝穆却没有对这个亲外甥举起屠刀。

这心一软,就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程琳安然抵达中京,便代表着萧孝穆的摄政之路并不顺利。

“如今的局势,是握有一定兵权的权臣,与登基未久威望不足的新帝,形成的一种对峙关系!”

“这种关系下,使臣最有发挥的空间!”

“不过耶律真宗也不蠢,想要他自毁长城,却也困难”

耶律宗真是历史上的辽兴宗,辽国在他父亲辽圣宗的手里达到国力巅峰,然后在这位手中由盛转衰,御驾亲征被李元昊暴揍,埋了一大坑给自己的儿子耶律洪基,唯一的功绩就是趁火打劫,多讹了宋朝这边十万岁币,然后兴冲冲地祭天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