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八年前的未解之谜(2)

立碑,好似干了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壮举。

简而言之,能力平平,没做成什么大事,但也没有真正做出什么损害辽国根基的恶举,所以被评为“蒙业而安”。

这位不是与宋徽宗齐名的天祚皇帝,只要萧孝穆不是逼迫过甚,想让他直接杀了这個舅舅,也不太现实。

狄进想到这里,又拿出一封信件,目露沉吟。

这封信件讲述的,是目前辽地的传言。

太后太妃双双薨逝,罪责推到了宋人身上,怎么联系上的呢?

萧孝穆有言,夏王李德明正在汴京,原西夏世子,现斡鲁朵详稳李元昊,因顾念父子之情,暗中早已降宋,受宋廷指使,阴谋作乱,促成宫变。

如果不了解李元昊的秉性,这种说法还挺唬人,想来不少契丹人都信了,程琳面临的咒骂和刺杀,就有复仇之意。

主辱仆死,更何况是国母太后!

“但辽帝不会信,或者说不能信!”

“假设李元昊已经投靠了辽帝,辽帝会保他么?”

“必须保!”

“不然辽帝身边的亲信,会被萧孝穆用这种罪名,一个个地拿下!”

“但恐怕保不了!”

“因为李元昊本就不是契丹人,想要洗清谣言,摆脱罪名,天然处于不利的状态!”

“更何况理由是错的,结果却歪打正着,这件事恐怕还没有冤枉李元昊!”

“那场宫变里,李元昊一旦出了力,宫内宫外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总有蛛丝马迹可寻。”

“萧孝穆若是掌控了证据,难道耶律宗真敢冒着大不孝的恶名,庇护一个外人?”

“所以辽庭博弈中,身为党项人的李元昊,会第一个出局!”

“但李元昊不会坐以待毙,他不好过,也不会容许别人得偿所愿,拖着旁人一起死,且置之死地而后生!”

狄进隔岸观火,再加上对局内人的性情皆有了解,看得十分清晰。

全盘考虑后,立刻开始写信。

一封信给机宜司,安排辽国内部谍探成员的行动。

两封信去往河西,交予范仲淹和狄青。

小觑敌人,养虎为患的事情,他从来不做,李元昊即便残废了,也有不小的威胁,如今辽国的内乱就是实证。

这样的人,死在辽地也就罢了,北上荒漠,远渡重洋也算他厉害,想要南下回来,再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