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搞得令狐潮满腹狐疑,以为张巡安排了个木头人来骗他。叫来探子一打听,才知道不是木头人,而是守将雷万春。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潼关、长安接连失守,叛军长驱直入,唐玄宗仓皇西逃,天下军事格局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叛军大量涌入河洛、关中,雍丘一下子成了四面受敌的孤城。
为了不影响屏维江淮的战略,张巡决定退出雍丘,撤往宁陵固守。
让张巡倍感欣慰的是,在茫然无助的河南,居然还有一位文官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睢阳太守许远。
叛军急于拿下江淮之地,于是在安庆绪弑父夺权后,叛军大将尹子奇统兵13万,绕过宁陵直扑睢阳。
安庆绪之所以如此部署,正是看中了张巡、许远的孤立无援以及睢阳的地理优势。与雍丘、宁陵相比,睢阳城不仅控江淮之便,更是宋州治所。当张巡、许远发现尹子奇的真实目的后,他们只能像保卫宁陵那样,快速合兵睢阳,誓死抵抗。
睢阳是江淮重地的门户,江淮又是唐朝的税赋重地,如果睢阳失守,江淮就将不保,那样的话,唐朝就很难组织大规模的反攻。
可睢阳只是一座小城,户口只有4万,守军也只有几千人,而敌军却有十几万,双方实力悬殊,如果怼上去,似乎毫无胜算。
于是军队里人心浮动,有6位将军要求投降,为了稳定军心,张巡果断地将这6个人推出去斩首。在张巡的坚持下,看似毫无胜算的睢阳,靠着几千守军,一直坚守了下来,从早晨到中午连打20余次胜仗;短短的几个月共进行了400余次战斗;杀敌将300多人,杀敌军12万人创下了一个军事奇迹。
然而所谓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战事拖得越长,对睢阳大军来说越不利,因为他们的粮草越来越不够了,士兵们吃也吃不饱,上阵杀敌自然没有力气。
在张巡的鼓舞之下,将士们吃起了树皮。树皮吃完后又张网捕捉鸟雀、老鼠充饥,最后连皮制的铠甲都被煮熟吃掉。
鸟雀、老鼠、铠甲吃完之后,张巡做出了一个惊天的举动。
这天他将自己的爱妾带出来,对将士们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能割肌以啖众。”说完当众杀了这个小妾,给睢阳将士充当军粮。守城将士声泪俱下,不忍食之。张巡“强令食之”,这群可怜的将士才照办了。
有了张巡杀妾的先例,许远也将自家的僮仆拉到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