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80 郭崇蹈之死(5)

,更没空追查此事。直到张居翰死后数年,他擅改诏书救活千余人命的事情才得到披露,世人闻之无比钦佩。欧阳修在为宦官作传时,对张居翰推崇备至,称赞他是一位仁德君子。以刑余之身能得到道德大家如此称赞,张居翰绝对配得上“伟大”二字。

那时唐主已下诏暴郭崇韬罪状,并杀郭崇韬三子,抄没家资。睦王李存乂系唐主第五弟,曾娶郭崇韬女儿为妻。宦官欲尽诛郭崇韬亲党杜绝后患。乃入奏唐主道:“睦王闻郭氏诛夷,攘臂称冤,语多怨望。”

唐主大怒,竟发兵围攻李存乂府第,悉加诛戮。

郭崇韬对于李克用父子忠贞无二,而且屡建奇功,西平蜀地更是功高盖世;可在政治和为人处世方面,郭崇韬的军人性格就显得有些不足。他在进军蜀地的时候对李继岌说:“蜀地平定之后,大王就是太子了,等到将来登基后,最好全部除去宦官,就连骟过的马也不要骑。”宦官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就算张承业这样忠贞的人还活着,也不会原谅郭崇韬说的这些不负责任而且带有侮辱性的话。

郭崇韬的第二个缺点就是气量狭窄容不下人,在他功高权重的时候,他的同事豆卢革向他献媚说:“汾阳王郭子仪是代北人,后来迁移到华阴,侍中大人您世代在雁门,和汾阳王大概有些关系吧?”郭崇韬顺水推舟地说:“乱世之中家谱不幸丢失,先人们常说汾阳王是我们的世祖。”豆卢革接着说:“难怪大人如此英武多谋,原来是汾阳王的后代。”从此郭崇韬就以郭子仪的子孙自居。他自己这样也就算了,郭崇韬却要求别人也要有高的门第才能做高官。他派人审查官员们的门第,一旦发现门第不高,轻的革职,重的还要治罪。有旧功臣要求升职,他便酸溜溜地说:“我非常了解你,知道你很有才干,但可惜门第有点低,我不敢提拔你,否则要让名流耻笑。”由于以门第看人,郭崇韬丧失了一些旧臣的支持,再加上他的排挤,更加没有人站在他这一边。

后来兴教门之变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杀,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为郭崇韬恢复了声誉,并下令将郭崇韬归葬故里,这位名将死后才终有所归。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