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头的一座沉重大山,是政治良心和职责所在!
“赵大勇说南湾村的路修成了?”江昭宁的目光锐利起来,这个细节在他脑中飞快打转。
赵大勇在会上强调青石村“修路成本太高”,理由之一是“修建了更困难的南湾村的路后,县财政就再也无力承担”。
当时他被赵大勇的无耻狡辩气得够呛,但现在冷静下来,这句话反而成了一个值得深究的线索。
南湾村的路,真的修好了吗?
修一条路,动辄千万资金,如果南湾村的路都能顺利修好,至少赵大勇声称如此,为什么地理环境差异虽大,但人口同样密集、民生需求同样迫切的青石村,却成为年年被打在纸面上的“钉子户”?
资金真的枯竭了吗?
还是某些环节在刻意阻滞?
南湾村那条路的质量如何?
资金使用有没有问题?
江昭宁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查!必须查!
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听汇报。
报告可以是粉饰,汇报可以是谎言。
他要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脚去丈量那条被标榜为“成绩”、却成了青石村道路申请的“拦路虎”的南湾村路。
“林夕!”江昭宁按下桌上的通话键,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但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急迫。
林夕几乎立刻推门而入,手上还拿着笔记本,显然刚才就在外间待命。
他在处理书记交办的几项紧急决定——拟定审计组、纪委调查组、青石村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做好下文准备。
“书记?”
“安排车,今晚就去南湾村。”江昭宁斩钉截铁。
“今晚?现在?”林夕看了看窗外墨黑的天色和密集的雨幕,有些惊讶,“这雨下得正大,山路不好走,而且这么晚了”
“正因为下雨,才更要去。”
江昭宁拿起桌上的手电筒检查了一下电池,“雨天的路况最能说明问题。‘豆腐渣工程’最怕的就是水泡和冲刷。”
“你马上联系南湾村所在的金山乡政府,不要兴师动众,就说有个县里的普通工作组临时去了解道路维护情况。”
“请村里派个人带下路就行,别惊动镇里主要领导。”
他特别强调了“普通工作组”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