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64章取名字(1)

“看来,咱们的乡亲们,手里头还是有些旧日的银元,一时半会儿换不成新钱,或者觉得银元更踏实?”

现实摆在眼前,这点不由得不让他多想几分。

废除银元,统一货币,是建立独立自主国民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这点无须质疑,无论他的身份是什么,都是绝对的拥护。

一个国家必须有且只能有一种信誉卓著的法定货币,这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是利国利民的根本大计。

听到首长的询问,徐老蔫立刻有些魂不附体,那句“觉得银元更踏实”的温和询问,在他耳里已经成了催命的符咒,像下一瞬就有警卫同志把他这个“破坏金融”的老骨头给抓走。

李大有看到此处,心里也跟着紧张,有些小心的解释:“首长,是这样的咱们这地方偏,乡上就没设银行。

想换新钱,得跑到靠近县城的那个大乡去,来回四十多里路,不容易。

而且而且银行里一块大洋按官价只给换三万块,但在咱这乡下,有时候急用,一块大洋私下里能当五万块用所以很多老乡,就就揣着大洋,也不愿专门跑去换。”

官价三万,黑市五万。

巨大的差价和极不方便的兑换渠道,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陈朝阳点头,这才了然,看着被吓到的老汉,方才明白自己误解了。

他没有去批评老汉,也没有指责王老五可能存在的默许行为。

他心里明白,在金融体系还没完全覆盖到的偏远农村,光靠行政命令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一万元钞票,数出两张递给王老五:“老五同志,给这位老叔称一斤红糖。”

说着转向徐老蔫,语气平和:

“老叔,刚才我们在这站着,让你不方便了。

这斤红糖就当是给您家添丁的贺礼,这洋钱啊,这洋钱啊全当留个念想。”

徐老蔫一时没反应过来,待明白陈朝阳是要替他付钱,连忙摆手:“这不行不行,首长,哪能让你破费”

就在这时,陈朝阳注意到了门外那几个孩子。

他们扒在门框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柜台里这几块色彩鲜亮的水果硬糖,那纯粹的渴望几乎要从眼睛里溢出来。

看着这些衣衫虽旧、眼神却清澈的娃娃,再想到徐老蔫家新添的丁口,陈朝阳心里那份因农村困境而产生的沉重,似被冲淡了一丝。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