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未来。
他自然露出一个笑意,转头对王老五吩咐道:“老五同志,再给这些娃娃们一人分两块糖,算在我账上。
今天老徐叔家添丁,是喜事,让娃娃们都甜甜嘴,沾沾喜气。”
徐老蔫看着这情景,不好再推辞,只好接过红糖,黝黑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连声道谢。
他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红糖包,却并没有立刻离开,反而脸上又浮现出那种欲言又止的犹豫神情。
“老叔,还有什么事?尽管说。”陈朝阳敏锐地注意到了,和颜悦色地询问。
徐老蔫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几分期盼,小声开口道:
“首长俺、俺还有个不情之请俺家这大胖孙子,还没取名儿俺们家大老粗,都不识字,怕取不好。
您您是有大学问的大领导,能不能能不能请您给娃赐个名?让娃也沾沾您的福气和才气”
陈朝阳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欣然点头:“这是喜事,也是缘分,好啊。”
他深知这个时代乡村对宗族排辈的看重,便认真问道:“老叔,家里孩子是什么字辈?”
“是‘镇’字辈,镇定的镇。”徐老蔫赶紧回答。
“‘镇’字辈”陈朝阳略一沉吟,眼中闪过一丝光彩,那是对于未来笃定的希望与这个时代蓬勃朝气交融的光芒。
“老叔,你看叫‘振华’怎么样?振兴的振,华夏的华。
读音和‘镇’差不多,意思是希望他将来能为振兴咱们国家出力,建设一个更强大的华夏。你看行吗?”
“振华徐振华”徐老蔫喃喃地念了两遍,他虽然不识字,但“振兴中华”这个宏大而美好的寓意他是懂的,脸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像一朵绽放的秋菊,
“好,好,这个名字好!响亮,有劲!谢谢首长!谢谢首长给娃取这么好的名字!”
老汉激动得又要作揖,被陈朝阳扶住了。他看着徐老蔫心满意足、如获至宝般离去的背影,心里却远不如表面那么轻松。
这个小小的代销点,就像一扇窗口,让他看到了农村真实的一面——既有老乡们过好日子的朴素愿望,也有金融下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而“徐振华”这个名字,更像一个沉甸甸的承诺,提醒着他,要让这片土地上无数个“振华”们,真正拥有一个可以为之奋斗、并亲眼见证其崛起、强大而繁荣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