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复交趾(4)

百人。

让几十万人接受忠君爱国的教育固然已经不错,但这和朱由检要对抗的社学和族学相比,所影响的人就少很多了。

好在按照眼下的速度,燕山第三学府和第四学府应该能在几年后突破十万人的上限,到时候朱由检一旦把人放出去,所能影响的学子就是数以百万人了。

“眼下燕山学府除开第三、第四学府,其余六个基础教育的学府有多少学子?”

朱由检端起贡茶饮了一口,而朱由校也好奇看向陆文昭,而魏忠贤虽然没看,但也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燕山学府的事情,在大明早就不是秘密了,谁都知道朱由检的强力手段不是军队,而是这批人。

“大约五十七万”陆文昭一开口,朱由校就忍不住看向了朱由检。

他想知道自家弟弟是怎么养活这么多学子的,毕竟朱由检和他说过,每个燕山学子的投入都是每年六两银子。

五十七万学子,也就代表燕山学府每年需要投入三百多万两银子。

这笔银子朱由检基本没有和朱由校要过,而御马监的账面银子也走的很隐秘,根本看不出来有做账的痕迹。

朱由校看不出来不奇怪,因为从天启三年开始,燕山学府就被划归皇店的官场管辖了。

也就是说,燕山学府实际是皇店在支出,而数量众多的皇店想要做账,把账面做的让人看不出来哪里有问题,这就很简单了。

哪怕是信息时代,查一个规模庞大的公司也需要很长时间,更别提这是十七世纪了。

“眼下每年入学的学子数量在十万上下”陆文昭一句话,让朱由校更坐不住了。

十万人,可以说南北京城国子监的人数也就这样了。

这代表朱由检每年都在产出十万书吏,以这样的速度,只需要十年的时间就能把官员胥吏换一个遍,并且根本不用担心有人贪腐。

谁贪腐就换谁,想从十万人里面选出几百上千人来替换一批官员简直不要太简单。

“按照这么多的学子数量,若是十年之后派无可派,弟弟要怎么解决他们的任职问题?”

朱由校毫无顾忌的询问这一点,因为这一点也是朱元章和朱棣没能解决的一点。

国家长期的长治久安,这就导致了可以上位的国子监学子开始内卷,每年被抓的官员也就数百人,而国子监的学子又不愿意去做胥吏。

到了后来、文官开始诱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