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5)

以上的这些东西,都是朱由检很清楚的一些官员收入方式。

不过“皂隶银”这个灰色收入,正在被朱由检制定的“次九品书吏”制度给干掉,这也是他为什么忙着给百官涨工资的缘故。

之前一直支持朱由检的毕自严,这次突然站出来唱反调,这让朱由检有些不解,而毕自严则是解释道:

“下官仔细翻阅近些年来户部和内帑的奏疏,这才发现我大明官员的俸禄并不微薄。”

“殿下革新百官俸禄,是因为皂隶银的收入锐减,可下官查阅调查过后,百官的收入,并不仅仅限制与“皂隶银””

“百官除了“皂隶银”,还有“柴薪”,以及各个衙门的“直堂银”

“直堂银与柴薪银、皂隶银不同,它不并非按照官员个人品级发放,而是按照衙门发放。”

“此外,百官还有“常例钱”,“年例钱”等等收入”

说到这里、毕自严才说道:“太祖高皇帝虽然说过永不加俸,但我大明历代先帝都在为百官加俸。”

“百官的俸银并不需要加,而是需要统筹为正俸发放,方便计算,监察是否贪腐!”

毕自严的话让朱由检眉头紧锁,他询问道:“依你之见,从九品的京官和外官,实际俸禄是多少?”

“这并不能很好的计算,但从九品的京官俸禄在殿下下令实银发放后,应该不少于六十两,而从九品官员应不少于四十两。”

毕自严很好的回应了朱由检一个道理,那就是贪污不贪污和工资高低没什么绝对联系,高薪养出的贪污犯亦是多如牛毛,而明代官员的俸禄事实上也并不低。

正如毕自严所说的一样,现在朱由检要做的,不是给这群官吏涨俸禄,而是应该统筹拨发俸禄,结束俸禄发放乱到连朱由检、毕自严都需要去查奏疏才能弄明白的情况。

明代的财政是一笔糊涂账,这点朱由检早就知道,但他没想到明代官员的俸禄也拿的这么糊涂。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后才开口道:

“从今日起,废除皂隶银、柴薪银、直堂银、常例钱、年例钱等等奖赏,户部重新厘定百官各级俸禄。”

“以次九品俸禄十两为例,向上逐级提升,今岁百官俸禄发放前交出奏疏。”

“下官领命”毕自严作揖应下,而朱由检也倒是要看看,这群哭穷的百官,到底有多少收入。

“殿下,徐尚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