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颔首,而朱由检则是全程漠不关心。
似乎看出了朱由检有些累,朱由校也没有强留他留下看舞乐,而是在家宴后和他品了品茶,随后便放朱由检离去了。
朱由检带着李定国离去,这小子屁颠屁颠的跟在朱由检身后,紧紧贴着,旁人看着他,生怕朱由检步子太大,一脚把他踢翻。
二人走出乾清宫门的时候,齐王府的象辂已经久等。
没有什么杂念,朱由检上了车,而车内的桉上,已经堆放了上百本奏疏。
这些都是他需要处理的奏疏,因此坐下之后,朱由检便对李定国道:
“勿动勿扰”
“恩恩!”李定国连忙点头,然后坐在了旁边的左首位,双手放在桌上,一只手撑着下巴,静静的看着朱由检。
朱由检则是已经打开了加急的奏疏,而奏疏的内容也是他在今日大朝会前看到的那份。
白日看到这份奏疏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要怎么回复,只是碍于自家哥哥邀请家宴而耽误了。
因此在奏疏打开之后,他便提起朱笔回复道:
“兵戎之事不可外人沾染,便是兵马司,也需要汉家子弟入伍。”
“瀛洲番民,可作为衙役,辅兵,工匠,却不可沾染兵戎之事”
朱由检对兵权把控的比谁都严格,因为他很清楚让瀛洲的日本人沾染到兵权后,对大明的统治会有怎样的一种隐性威胁。
这种威胁,朱由检是不允许存在的。
至于颜思齐在奏疏中所说关于日本农民生活的事情,朱由检也很清楚,想要让日本人老老实实的臣服大明,说白了就得同化他们。
怎么同化?这很简单,无非就是衣食住行。
朱由检给颜思齐回复了许多,其中包括朝廷会加大皇店在瀛洲的开办,并且会平价的贩卖白布,蜂窝煤等东西。
不仅如此,生性善良的他,还大笔一挥就承诺了朝廷会在瀛洲建立大小一百个水泥场,并且除了管理水泥场需要汉人以外,募工只能招募农闲时的农民,为瀛洲农民增加收入。
这也就代表着,瀛洲的水泥场,除去囚犯服役的那些,专供农民工作的水泥场,每年只会在五月到八月,以及冬月到二月这八个月的时间开办。
其余的四个月,涉及到农忙的时候,工厂会整个关闭。
这么看来、似乎有些浪费资源,但谁让朱由检“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