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一章 均贫富论(8)

朝要是依照旧制走下去,也会走到其他王朝的老路。”

“或许国朝能渡过三百年大关,但四百年、五百年大关能渡过吗?”

“重用官学之后的平民,这是国朝要做的事情。”

“只要官学培养长大的平民登阁,那我大明再延百年不成问题。”

朱由检很在意官学培养的平民,尽管有着燕山的例子,他也知道官学出身的官员也会腐化,但不同的是教材问题。

燕山和官学的官员再怎么腐化,底线也始终要比封建教育下的官员高,这点朱由检仔细研究过。

天启五年以来,燕山被抓官员大多是涉及贪污,以及默许士绅倒卖军屯田,但是在一些工程、政事上却不敢阳奉阴违。

反观旧体制下的大明官员,从工程偷工减料到走私军械,再到各种阳奉阴违的例子屡见不鲜。

燕山派官员很清楚,大明朝如果垮了,那他们的待遇不会好到哪里去,最终都将面临被清洗。

这和后世人认为“皇帝死了没关系,反正给谁当臣子都是当”不一样。

明初所用的官员,实际上就是元朝投降过来的官员,而他们大部分都被朱元章以各种“大桉”牵连进去,最后登台的还是朱元章亲自培养的国子监门生,一个属于大明的新兴利益集团。

元清在这方面干的也不差,因此这和民族没关系,而是和阶级有关系。

即便是后续的政权,也做过不少清洗前朝官员的事情。

这本质上代表了从唐宋门阀世家灭亡后,平民官员在王朝灭亡后的遭遇。

朱由检在燕山教材里,就常常用元朝灭亡后,大明是如何清洗那群贪官污吏的例子来警惕燕山官员,一点都没有避讳。

因此不管是官员还是别的阶级,一个王朝倒下去,新上来的王朝都不会一直善待他们,因为有新的阶级要挤占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必须遭遇清洗。

大明在,燕山官员和官学官员的利益才会在。

所以燕山官员的贪污桉子里,他们大多都是利用陋规来得到违法收入。

哪怕是同样倒卖赈灾粮食,燕山官员最少还能保住灾民活着,而旧体系的贪官却不在意。

这不能说燕山贪官好,而是说明他们受的教育,实际上是影响着他们的。

朱由检要倒“士绅”,哪怕倒了之后又崛起新的,但最少他曾经做过这件事,对他而言,他不后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