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三章 抓贪官不如杀胥吏(4)

里应该会有不少人会迁移去奴儿干。”

“奴儿干?那地方去了干嘛?”李大寿来燕山这么多年,也差不多知道奴儿干和辽东的环境有多恶劣了。

反正换做是他,他是不可能去奴儿干的。

“殿下到时候会按人头发耕牛,只要迁移去奴儿干,都会发上一百亩的人头田。”

李定国解释着,而人头田就是按照人头开垦田地的上限。

诸如李大寿他们一家三口在这燕山,实际上全家的上限是六十亩,除非出生新的孩子,不然就是一个人二十亩的上限。

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人口过多,导致人多地少。

他们这村的人头田基本快分完了,而李定国回来后又看到不少人家生了孩子。

按照他的猜想,东山村在第三次北伐结束后,应该会有不少人家搬走。

“一百亩?那我们家这种,能开三百亩地?这种得过来?”

李大寿不敢相信每个人种一百亩地,因为这超过了他的认知。

在有耕牛的情况下,一个人顶多就能种十亩到三十亩罢了。

一个人种一百亩,这让李大寿和李张氏都差点咬到了舌头。

“总之朝廷弄出了一种可以让人轻松种地的东西,去的人也只有拔草这点活比较累人了。”

李定国不好说的太明显,只能这么说。

不过他这么说,倒是让李大寿心动道:“那我们家是不是也得”

“我们家就不用了,你们要是去了奴儿干,我去找你们也麻烦。”李定国连忙打断了自家父亲的想法,并拍着胸口道:

“一百亩地算什么,日后我做了将军,给你们买一万亩地。”

“一万亩地,那得请佃户帮忙打理咯?”李张氏笑着打趣李定国,显然不信他的话。

对于他们来说,一百亩地已经算是了不得的人物了,虽说李定国跟着齐王殿下,但也不可能弄出一万亩地来种,这便是他们的想法。

李定国感觉被小瞧了,但他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反驳,而是询问道:

“爹娘,去年贪官被杀之后,后面来的官好些没?”

“唉”一听到官员的事情,李大寿摇了摇头:

“好什么啊,听隔壁几个村子的人说,后面来的人更过分,他们的斗能装进去一斗二的粮,比之前的那几个村官还黑。”

说着,李大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