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一章 小民营生(5)

份饭是三文钱。

一份三文钱的饭,可以选择三个菜和一碗饭,旁边还有一个装满了青菜汤的大缸。

大半年没有吃官学的庖厨饭,李定国还有些想念。

和同学们排着队,等到他的时候,他看了一眼桌上摆着的大盆菜。

今日的庖厨菜有八个,分别是炒鸡丁、炒白菜、炒豆腐皮,炒猪肉,土豆丝,番茄炒鸡蛋,韭菜炒鸡蛋和炸鱼肉。

“我要个炒鸡丁和番茄炒鸡蛋、土豆丝。”

李定国说了一声,而桌子后面的厨子也站了起来。

他的腿有一只走路十分不正常,从空落落的裤子里可以看得出这是一条假腿。

对此,李定国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整个官学庖厨里不止是他,许多厨子都是残疾之身。

他们大多都是从各处战场退役被安置的普通士卒,在这庖厨里工作,他们每个月也有六百文的月钱,对于他们这样的残疾之身来说已经十分不错了。

历代王朝,对于他们这些残疾的士卒,大多都是发一笔银子就算安置了,甚至有的连安置银都没有。

直到天启四年朱由检变法革新开始,伤残士卒才大批量的得到安置。

如他们这些人,基本都拿了一百两的抚恤银,十亩的抚恤田,并且还得到了分配的岗位。

对比那些在码头卖力一天才能赚三十文的力夫来说,他们在这里洗洗碗,做做饭就能每天赚二十文,并且寒暑假时期也是带薪休假,这份待遇算是普通士卒安置工作里比较好的工作了。

“小子看什么?不够吃?”

老兵厨子看着站在桌前愣神的李定国,笑骂了一句,而李定国也报以微笑,转身离去。

小子在明代并不是骂人的话,而是称呼晚辈,或者晚辈自称的话,因此李定国也没有必要生气。

至于他刚才愣神,是他想起了这次北伐那些伤残的将士。

李定国去过伤兵营,甚至见到了一些四十多岁的老卒。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曾经在九边当兵的时候,谁都想着保命,因为朝廷军饷发不足不说,要是谁死伤了,那大多也得不到什么抚恤。

可是到了天启年间,齐王执政后,他们就都不“怕死”了。

这并不是说他们真的不怕死,而是他们不怕自己死后留下的问题了。

人死了,家里能拿一百抚恤银,十亩抚恤田,这些东西够家里人平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