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活一辈子,因此他们也没有理由怕死了。
死了,朝廷帮忙抚恤家里,活下来了,拿着斩首的赏银给家里添置新房。
毕竟都上了战场,大伙得拼了命的打赢,若是打输了,不仅全军覆没,甚至朝廷也会有危难。
朝廷有了危难,那答应的抚恤就成了问题。
因此上战场前,谁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和曾经万历、泰昌年间的风气大有不同。
“除了齐王殿下,又有谁在乎我们这帮子泥腿子呢”
伤兵营里那个断手老卒的话还在李定国耳边回响,渐渐地他也知道了为什么自家殿下为什么能赢得那么多人的爱戴。
与那些口口声声为了百姓的官老爷不同,殿下心里是有他们的,也是把他们当人的
带着思考吃完了饭,李定国和同学一起带着餐盘去到了水槽区,熟练地打开了自来水的龙头,在水落下的同时,用水槽里的皂角洗干净了木质的碗筷,随后将它们放在了餐具区。
京城的自来水系统是朱由检和朱由校两人设计,工部建造的大明第一套供水设施。
这个供水工程与东西两座外城的建设共同开始,之后加入了南城、内城、皇城、宫城等京城旧城。
这工程前前后后耗时五年,共修建水池十座,砌筑隧道三十二里,水管用陶瓷、铸铁铺设,长达七十九里,可以给一百五十万人供水,可以说是世界最大的供水设施。
在朱由检新政,“以工代赈”的背景下,大明两千二百多个县城,一万四千多个集镇都被排上了自来水供水工程的名单,不过需要排队罢了。
周延儒给出的账目里,仅仅这一项工程,前前后后累计的用工最少就需要一千八百六十万人,用银一千七百万两,前后时间跨度约二十五年。
当然,如果朱由检铁了心要搞,那十年左右就能让大明所有县、镇供水成功,但目前朱由检的想法还是“以工代赈”。
说白了就是工程先列出来,哪个地方受了灾,哪个地方就可以着手修建。
这个体系下,自然有不少官员谎报灾情,得到的结果都是被流放南州。
自来水的供水工程,只是朱由检在接下来十三年“以工代赈”的背景下的其中一项工程罢了。
铁路、省道、府道、县道、乡道、城区扩建、城区改造、桥梁、水库、堤坝
这些各种工程等着大明的灾民去完成,按照工部的估计,整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