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深深的看了一眼成德,而他所能想到的事情,朱由检自然也能想到。
朱由检眯了眯眼睛,他看着成德那不卑不亢的样子,想知道他真的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权力。
如果成德真的为了百姓,朱由检会很高兴,因为成德即便无法成为第二个张居正,但只要他有张居正的心思,并且坚持自己留下的制度,那大明和百姓依旧能过几十年好日子。
如果是为了权力才故意表现这样的,那大明恐怕又要走出一个沉一贯了。
因此,不管是为了试探成德,还是试探燕山内部的问题,朱由检都选择了开口:
“既然这样,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
“另外”朱由检看向了毕自严:
“从正月初一开始,国朝颁布新政,废除所有杂项,废除丁税,田赋一律改为十赋一。”
“胆敢有违抗者,或者漏收强加者,夷三族”
朱由检说出了夷三族的话,这让成德和毕自严心里一紧。
需要知道,在朱由检的处事风格里,除非是踩了他心底红线的人,不然大部分官员的下场顶多就是流放南州和东山府,南山府。
既然朱由检敢说“夷三族”的话,那就说明在他心里,漏收士绅豪强赋税,和试图把漏收的赋税加给百姓的官员,实际上已经是个死人了。
“下官领命”
毕自严和成德纷纷应下,而朱由检的这一步,实际上也就是开启“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了。
十赋一的新政一旦颁布,那士绅的苦日子就来了。
和雍正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不同,朱由检做的比雍正做的还要彻底。
出于小族凌大族的维稳政策,清朝摧毁了明朝留下的大量官学,以至于百姓识字率腰斩。
因此,雍正手里可以用的官员和备用官员是极少数的,并且出身还都是士绅豪强,或者由士绅豪强资助起来的。
雍正唯一能用的就是手里的八旗贵族,而朱由检不一样,他没有清朝民族之见的阻碍,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推广官学,肆无忌惮的扶持普通百姓的子孙为官,也可以在必要时刻将贪腐的他们拉下马。
只要他的功绩够大,他就不怕下面有人敢明面唱反调,敢和他唱反调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被罢免了。
诸如朱国祚、沉潅等人,即便心里着急又如何?还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朱由检的新政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