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五章 和硕特归顺(3)

的一定是官话,用的一定是汉字。

不仅如此,连学校发放的校服,也是清一色的圆领袍。

西南少民想要分田地,也得首先承认自己是大明子民,然后才能按照大明子民的标准来获得迁移田。

建昌府境内虽然有大凉山,并且有二十二万人口,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人均资源少。

建昌府的安宁河谷是四川省内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加上洪承畴使用劳改工在当地开垦了许多田地,因此当地田地数量达到了二百六十五万余亩。

迁移到这里和留在这里的百姓,往往能按照规矩获得十亩自耕地。

因此,在屡次的移民中,四川四百二十多万人口此时大量聚集在成都平原、岳池平原、安宁河谷平原、江彰平原等四个地方。

这四个平原占据了四川七成以上人口,剩下的三成则是生活在川东地区的丘陵地区。

在十七世纪,一个地方富不富裕,发不发达,看的不是什么科技和各种,而是主要看百姓手里的耕地和人口数量。

朱慈燃游走了一圈四川,发现四川的耕地基本都是人均六七亩,部分地区可以达到人均十亩。

这其中代表就是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平原,眼下的四川最发达的还是成都府,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多,也是因为百姓手里的耕地基本能保持在人均十亩左右。

建昌府虽然有安宁河谷平原,也能达到人均十亩的标准,但人口过于稀少。

如眼下,朱慈燃顺着省道向南骑行,一路上看到的只有广袤的田地和稀疏的农民。

三五个农民分散上几千平米的耕地上,驾驭着耕牛开始犁地,为来年的春种做准备。

所有人都很忙碌,以至于朱慈燃在一个村落停下准备打水都找不到人家,只能去村官所打满水继续向南骑行。

“辛苦点也好,忙点也好,等来年秋收,又能过一个好年了。”

骑在车上,朱慈燃望着田野间劳作的百姓,心情也开心了不少。

如果说山西让他看到了人口稠密遭遇天灾是什么样,陕西让他看到了新政推行,迁移人口后遭遇天灾又是什么样,河西让他看到了大明边疆是什么样,那四川就让朱慈燃看到了没有天灾人祸,颁布新政的地方是什么样。

如果要用王朝来做对比,那山西就是黄巾之乱后北方瘟疫大行的汉末三国。

陕西就是唐代开国,百姓急需安稳的武德年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