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六章 废奴运动(2)

为仆,赘婿为仆,还有立卖身契为仆,因此许多官员、勋贵、富户购买奴仆时,都是以极低的价格买入。

奴仆长大过后,价格就涨起来了,一般家主会选择留下,或者转卖他人。

因此,奴仆实际上也是一种“贸易”,变相的人口贸易。

朝廷如果用原来卖身契的价格为天下奴仆赎身,那所有士绅都等同被割了一堆肉。

原本价值数千万两的奴仆,他们必须以原价数百万两卖出。

这还仅仅是北方奴仆的主要来源,如果是江南地区,那来源则更为复杂。

大明从嘉靖年间开始算起,税收便极其严酷。

这样严苛的税收,致使大量的普通老百姓携带自家的田产卖身到缙绅之家,以便于逃避严苛的征税。

这是江南奴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同时江南为什么能隐匿那么多人口的原因。

不投靠就要被盘剥死,这是嘉靖和万历年间大明的主旋律,这样的局面让江南地区主奴地位悬殊,奴仆不敢随意背叛家主。

当然,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章是明确反对养奴仆的,除了一部分军奴外,朱元章个人不支持民间养奴。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在文官的操作下,达官显贵家里都有了男女仆人。

因此废除奴仆制,看上去是朱由检针对江南士绅的手段,实际上是把所有权贵阶级都得罪死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权贵敢于反抗,因为朱由检牢牢把握住了军权。

他们如汉初被刘邦徙迁关中的地主豪强般,对于朱由检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不得不陪笑。

百官、勋贵、武将一旦妥协,那被瓦解了奴仆制度的士绅就是桉板上的鱼肉,任朱由检宰割。

从六月初十到六月二十,各地官府还未开始施行新政,便已经赎回了官署之中官员们的二十几万奴仆,可见在使用奴仆上,明代官员有多肆无忌惮。

当六月二十到来时,各地百姓都早早买好了第二日所需的东西,还未到申时,许多百姓就已经回了家,紧闭家门不敢走出家门。

“张献他们呢?!”

“一大早就出去了,他们说他们自由了,官府会出银子赎他们。”

南京城观音坊刘府内,刘举人看着空荡荡的府里,心里止不住的发慌。

他找到了自己的掌事,面对询问,掌事也心慌的说出了早上奴仆们集体出走的事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