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2章 乱我家者(6)

下太平了就会忘记修葺武备,如此长期下去,一旦遇到灾祸就只会茫然无措,像没了头的苍蝇。”

“眼下地方时有叛乱,各地卫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出兵平叛。”

朱高炽递出奏疏,朱元璋也顺手接过看了看。

“皇爷爷,这是宁王叔上奏的奏疏,孙儿不敢做主”

“嗯”朱元璋微微颌首,朱允炆见状也派武英殿太监前去礼部取贡表,召四夷馆翻译官员。

朱元璋没有继续说下去,似乎察觉到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提起了朱高煦,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了许多。

“奴婢是指挥使武云之子亦失哈,海西女真人”

对于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举动,放在以前朱元璋或许会很高兴,但自从经历了朱高煦与朱允炆二人配合后,朱元璋就有些不耐烦了。

他终究没有对亦失哈这个小人物上心,这样的举动也让亦失哈心里有几分失落。

苦笑之余,亦失哈不难想到一直记着他名字的朱高煦。

朱元璋看着那本奏疏,眼角微微眯了一丝。

“若是将这两个孩子交给他抚养,他应该能把这两个孩子养的很好吧”傅忠不免遐想。

只是面对他的想法,朱元璋却摇摇头,将奏疏丢在桌上:

可以说,在这两个人理政时期,朱元璋每日能处理的奏疏很少,他们也很少会主动上前来找朱元璋解惑。

如果仅凭往年的棉衣、棉被来御寒,那恐怕今年大宁会出现冻伤冻死的事情。

太监叩首应下,随后便在朱元璋的挥袖间退下。

“那小子应该快出来了,应该快了”

庙堂上的那些官员不管怎么搞小动作,没有钱就是办不成事情。

如老朱自己刚才所说的一样,人一旦习惯了安逸,便会讨厌那些杞人忧天的人一样。

府县城之外,朱元璋还要求乡野集镇的百姓建立社仓、义仓。

入八月中旬以来,西北的鞑官反叛,东北的女真人叩边,北方兀良哈和鞑靼、瓦剌倒是还算安稳,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南下打草谷。

“爹倒是安稳”

只是小人物的想法都是奢望,而大人物的想法往往能更顺利实现。

朱元璋说出了地方粮食的问题,在当下这个征收实物税的时代,朱元璋本人并不相信前元残留的那批官员,因此他将明代粮仓按照不同等级划分不同片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