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是在为百官说话,但实际上却是在断绝解缙他们的念头。
科举是他们自己要走的路,那他们就老老实实的科举好了。
现在的情况是,基层的胥吏被新政学子占据,中高层的科举还需要面对新政学子的挑战。
单说学子数量,解缙他们已经在南下过程中了解过了,今年毕业的新政学子数量足有二十余万。
再给朝廷这么搞下去,等过个几十年,恐怕南北卷就不是保护北方和西南学子,而是保护江南学子了。
解缙他们想要维持原来的情况,不过朱高煦却不同意。
他能给解缙他们的路就两条,要么现在主动接受新政,要么以后被迫接受新政。
现在接受新政,江南还能跟上其它新政地区的脚步,要是以后再接受,那江南就得落后十几年了。
解缙他们现在是骑虎难下,他们想接受的新政是官学,而抗拒的是官学之外的新政政治和经济改革。
这要是土地丈量清算,指不定有多少官员要被牵连,这个头他们可不敢开。
“既然殿下这么说,那就暂时如此吧。”
解缙没敢和朱高煦争辩,主要他也辩不过朱高煦。
倒是瞧他没能立功,一旁的杨士奇眼内闪过一丝遗憾,随后继续伪装本本分分。
瞧着他们这模样,朱棣也摆手道:“你们才回到南京,准许你们告假三日休息,三日后班值。”
“谢陛下恩典,臣等告退”
解缙等人闻言躬身回礼,随后低着头走出了武英殿。
在他们走出的同时,朱棣也笑了出来:“哈哈,老二看到没,这群老蛮子也有这丑样。”
“确实狼狈。”朱高煦轻笑,同时对朱棣作揖道:
“播州杨氏接受改土归流,那现在就只剩下田家这一个刺头了。”
“捣灭了田家,宋安两家多半会接受招抚。”
“现在的情况是,收拾了这四家,基本就收拾了贵州八成以上土司,剩余的黔南土司不管是武力围剿还是招抚都可行,总之贵州设三司的问题已经不大,现在的问题是将他们人口迁出,将江南百姓迁入。”
想要改变贵州民族比例,迁移少民,迁入汉民是最直接的办法。
不同于渤海和安南的是,贵州产粮地区并不多,因此拿下他后的政治和军事利益大于经济利益。
迁徙贵州土民前往四川和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