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无奈笑道:
“小弟不是读书的料,那科举功名我是挣不来的。”
“不走科举,可以到边关立功,一刀一枪杀出来。”
施恩脸色严肃起来,说道:
“这倒是想过,奈何没有门路。”
“若是兄弟有意,待我探亲回来,你随我到京师。”
“哥哥想弃文从戎?”
“不是弃文从戎,回去后,我要往边关去,贤弟若是不嫌弃,与我同往。”
施恩又干了一碗酒,说道:
“哥哥开了口,小弟哪有不从的。”
“好,再喝!”
三人痛饮一番,施恩安排了几个娇滴滴的小娘子陪睡。
在快活林住了几天,武松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带着时迁继续赶路。
玉兰跟着武松到了城外,满心忧虑:
“老爷甚么时候回来?奴婢在这里候着。”
“你不用担心,回京时我必经过这里,必带你到京师去。”
玉兰默默点头,心里却不踏实。
这些时候,她在养伤,武松一直没有碰她。
她担心武松一去不回,把她丢了。
“贤弟,玉兰劳烦你看觑。”
“这个何须吩咐。”
正说着,两个老人家带着女儿追上来:
“恩公,恩公。”
“恩公就要走了么?”
这三人正是武松从山里带出来的。
“老人家,我回清河县,你们就在快活林讨生活。”
“多谢恩公,照顾我们父女三人,做了些吃的,恩公带在路上。”
老人家做了一袋面饼,武松接了:
“多谢了。”
说罢,武松带着时迁往前赶路。
走了没几日,便看见一处酒店,一竿酒旗伸出来。
“哥哥,那里有酒店。”
武松定睛一看,笑道:“十字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