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衣架子,真是便宜明成那小子了!”
他语气欣慰,眼底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
“时候不早了,我们出发吧。”
“好呀!”朱丽自然地走上前,亲昵地挽住公公的手臂。
评弹,被誉为“江南曲艺的明珠”,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只是如今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少有闲情逸致坐下来欣赏这慢艺术,但这座城市的老剧院依然顽强地保留着这块阵地。
一走进剧场,朱丽就敏锐地察觉到公公的气质变了。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被挽着的手臂微微收紧,肌肉似乎有些僵硬。
朱丽有些愕然,不明白为何来到这样一个休闲场所,公公反而会紧张起来。
她带着这份好奇,被苏醒引着,坐在一位气质非凡的中年女人旁边。
那女人并未看他们,只静静望着舞台,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强大气场。
台上,一位老先生正声如洪钟地念白:“云长公,此马名曰赤兔,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正所谓宝马配英雄,此马非公莫属,特来赠于将军,以为代步之助。”
“三国里,你最喜欢哪位人物?”
身旁的中年女人忽然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目光仍旧投向舞台。
朱丽感到公公的坐姿瞬间变得更加端正,让她心里的问号更大了。
“刘备和诸葛亮。”苏醒几乎是脱口而出,语气恭敬。
“坊间常有人说刘备假仁假义,不过是惺惺作态。”女人语气依旧平淡,像在讨论天气。
“上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精通历史的学者、乃至当年的三军将士,都未曾看出刘备的假仁假义。若如今真被人一眼看穿,那恐怕不是刘备的问题,而是看的人自身有了偏颇。”
苏醒的回答流畅而谨慎,像是早已思虑过千万遍。
他知道,聊三国,看人品。
若有人推崇曹操,须得看紧媳妇,若推崇贾诩,可能睡觉都要留个神。
那女人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忽然转换话题,声音里带上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故事说,苏东坡酒后,见儿媳于青纱帐内午睡,形态优美,一时兴起,用香灰在桌上题了两句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
朱丽听到这里,脸颊蓦地一热,挽着公公胳膊的手臂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