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5章 特别经济顾问小组(1)

奉天,帅府密室。

张汉钦独自站在一幅巨大的东北财政收支图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上面一道道代表资金流向的箭头。

他刚刚听取了刚刚归国的李铭,关于最新财政状况的密报,心中既感振奋,又觉沉重。

当初那场惊心动魄的华尔街运作,为他带来了超过7亿美元的巨额套利。

这笔钱,他没有挥霍,而是进行了极其审慎和长远的布局:

首先,他深知乱世之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在美元与黄金尚未脱钩的时代,他果断将其中约2.5亿美元,通过隐秘渠道,分批兑换成了超过350吨的实物黄金。

这些金砖金条,此刻正静静地躺在瑞士联合银行和苏黎世州银行最深、最坚固的金库保险柜中。

由多重密码和独立警卫看守,所有权文件则通过离岸信托层层隔离。

他知道,再过几年,当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宣布美元贬值并大幅提高黄金官价时,这笔沉睡的财富将再次发生惊人的增值。

那将是他为华夏未来准备的又一笔战略储备金,是真正的压舱石。

剩下的不到5亿美元(扣除各项操作成本后约4.8亿),

他换成了在当时金本位体系下汇率极为稳定的英镑和美元组合资产,因其在全球的接受度更广。

这笔巨款,如同他的血液,开始向他规划的各个战略方向泵送:

他通过在美国送政治现金,收购媒体等运作,花了不到1亿。

而后引进工人,买设备,花了不到1亿,但这已经是目前东北能消化的极限了!

————————————

如此算来,几番大手笔的支出后,他手中可动用的现金储备,依然高达3亿美元之巨!

这笔钱,每年仅在瑞士银行的保密账户中吃利息,就能产生超过1000万美元的稳定收益。

然而,张汉钦眉头紧锁。

钱躺在账户里,终究是死钱。

东北的铁路在延伸,工厂在奠基,高炉在建设,但这更多是“国富”和“军强”的路径。

他看到奉天城外的市集,百姓依旧穿着打补丁的棉袄,为几个铜板斤斤计较;他看到乡间的农户,依旧在沉重的租税下挣扎。

民不强,则国不固。

庞大的工业产能需要内部市场来消化,强大的国防力量需要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