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安定的民心來支撑。
他面临的终极课题,是如何将这笔天文数字的外汇巨款,
安全、高效、且真正普惠地注入到三千万东北民众的经济循环中!
让他们真正富裕起来,从而扩大内需!
最终为东北建立起不受制于人的、坚实无比的经济与金融主权!
这绝非简单的“发钱”,而是一场极其精密、不容有失的经济手术。
——————————————
民国十九年,四月中,奉天帅府机密议事厅。
气氛与此前的军事会议迥然不同,少了几分硝烟味,多了几分书卷气和凝重的思索。
北美团队的肱股之臣李铭,风尘仆仆地站在厅中,身后跟着一支精干的队伍——十余名神情专注、目光锐利的年轻人。
他们是基金会从北美各大名校(哈佛、耶鲁、芝加哥大学)紧急征召的经济学、金融学留美高材生,组成了直属少帅的“特别经济顾问小组”。
张汉钦首先走向李铭,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诚挚:“辛苦你了,李铭。北美之事,千头万绪,你处置得极好,功在千秋。”
李铭激动地躬身:“为少帅、为东北效力,万死不辞!”
寒暄过后,张汉钦目光扫过每一位年轻的顾问,开门见山:
“今日请诸位俊才前来,是要解决一个天大的难题。我将以国士待诸位,亦望诸位以国士报之。”
他示意左右屏退闲杂人等,仅留下王树翰记录。
“我有笔钱,”
张汉钦的声音平静,却如巨石投湖,
“超过3亿美元的现金。存在瑞士,很安全,每年还能生一千多万的利息。”
“嘶——”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那群年轻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们还是齐刷刷地倒吸了一口冷气,瞳孔瞬间放大。
3亿美元!
这是一个他们论文中都极少出现的天文数字,足以在纽约交易所掀起惊涛骇浪。
如今却真实地摆在面前,等待着他们的规划。
唯有李铭因早已知情,还能保持镇定。
张汉钦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但这笔钱,躺在西方银行的库房里,于东北民众无益。”
“我的问题是:如何把它安全地、有效地装进我东北三千万百姓的口袋里?如何让这笔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