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94. 李嵩回朝述实情(4)

诋毁赵玥,称其“拥兵自重,恐有不臣之心”,建议朝廷收回赵玥的兵权,派遣官员接管宣城。然而,李嵩却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不仅详细陈述了宣城的民生、军工与军力情况,还拿出了百姓与士兵的联名信,信中恳请朝廷保留赵玥的兵权,支持宣城抗金。

同时,江南制置使也上奏朝廷,称宣城在抗金中起到了“屏障作用”,若更换将领,恐动摇军心与民心,建议朝廷“信任赵玥,给予支持”。

宋高宗看着双方的奏折,又想起李嵩呈递的密报,最终做出决定:任命赵玥为“江南东路抗金都统制”,管辖宣城及周边三县军务,允许其与周边州府结成抗金联盟;朝廷每月拨付铁矿五百斤、粮草两千石,支援宣城抗金;派遣两名文官前往宣城,协助赵玥治理民生,无需接管兵权。

消息传到宣城时,赵玥正在水师码头视察新造的战船。听到朝廷的任命与支持决定,她心中激动不已——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宣城军民抗金决心的肯定。她转身对身边的墨与李山说道:“朝廷已给予我们支持,我们更要守住宣城,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李山与墨齐声应道:“愿随郡主,抗金到底!”

码头上的士兵与百姓得知消息后,也纷纷欢呼雀跃,呐喊着“抗金必胜”的口号。阳光洒在江面上,战船的风帆在风中展开,仿佛预示着宣城抗金大业的光明未来。

而在临安,李嵩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方向,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虽然秦桧的打压仍在,未来的抗金之路依旧艰难,但至少此刻,朝廷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赵玥与宣城,终于能获得应有的支持,为大宋的抗金大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