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武当山,在武侠与现实之间游走(5)

有重要的差异:李小龙的武打片一般都情节简单,充满了惩恶扬善的爱国主义的主调,他几乎总是穿一件中式黑色马裤,白土布中式衬衣,足蹬黑色布鞋,一副中华传统武林人士的打扮,一对眼睛精光熠熠,嘴中怪叫连连,在对手心慌意乱之际突然一招制敌!李小龙的影片正如他个人的命运一样均是以悲剧结局,被视为悲剧武打片。而成龙的武打片更多地注入了谐趣性和惊险性,可称为喜剧武打片。

这与成龙那著名的大鼻子小眼睛很匹配。1978年10月成龙的醉拳上映时在观众中掀起阵狂飚,票房直追李小龙,被誉为李小龙第二。

此后的成龙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警察故事、红番区、霹雳火,我是谁一部接一部,表演风格日益娴熟并自成一派。1995年的红番区票房达2.23亿港币,创造了香港电影票房的高峰。是香港电影明星中唯一被评为香港百位富豪的一位。

成龙武打片的现代场景和都市内容,尤其是他嬉笑面对生活中发生一切的勇敢和智慧,更适合现代观众的生活理念,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享受、放松和快乐。特别是他演得最精彩的警察故事一片的片尾加上影片拍摄过程中穿帮的镜头更告诉观众不必当真,纯属游戏(但成龙每拍一部片子都受伤却是真的)。看成龙的影片,场面更大更刺激不由大呼过癮!

香港武打片的崛起堪与美国的西部片相提并论,都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旋律,闪烁英雄主义的光辉,把观众从琐碎,庸常,妥协和分裂的日常生活中拯救和提升出来,把他们积郁已久的愤怒和忧怨化作欣赏的快感,起到“片壮英雄胆”的理想效果。尤其影片中弘扬的“正义战胜邪恶”、“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常青主题,更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活渠道的丰富多彩,现时的观众看李小龙的武打片更像是缅怀一位民族英雄纪念一个逝去的偶像了。而成龙的武打片由于情节的雷同化和人物脸谱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后期的我是谁、尖峰时刻更让观众开始拒绝这种单调的重复,他的巨大号召力也正在减弱。所以从武打片衍生出来的武侠片生逢其时备受欢迎,武侠片与武打片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真功夫见长,而是靠特技、烟雾、道具,配音等现代电子手段营造更加离奇更加玄妙更加诡异的视觉空间,更具戏剧化和超现实感,徐克的新龙门客栈无疑是武侠片的代表作。

那种长发飞扬,衣袂飘飘、飞檐走壁、凌空蹈虚的人物和画面,更好看更符合现代人喜新厌旧和精神漫游的特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