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宣昌一役,辛苦了。“
“卑职分内之事。“
陈诚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你的战报我看了。四十三个昼夜,击退日军二十余次进攻,歼敌五千有余。这个战果,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谢文渊挺直腰板:“战绩如何,阵地就在那里,司令长官可以派人查验。“
“查验?“陈诚笑了笑,“现在想要查验的人可不少。军统、中统,还有军政部,都对你的部队很感兴趣。“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文渊啊,你是黄埔出身,应该明白现在的局势。抗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可有些人,眼睛总是盯着自己人。“
窗外雨声渐急,敲打着古老的窗棂。
“卑职只知带兵打仗,其他的,不懂。“
“好一个只知带兵打仗。“陈诚停在谢文渊面前,“那我问你,你部队里那个叫老周的交通员,现在在哪里?“
谢文渊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按照规程,交接完成后,战区派遣人员自然回归原单位。“
陈诚盯着他看了片刻,突然转移话题:“明天有个军事会议,你准备一下。另外,军政部要在各部队推行‘精神训练’,你部被选为试点。“
离开长官部时,雨下得更大了。王振邦撑伞等在门口,低声道:“谢旅长,徐站长还在外面。“
谢文渊抬眼望去,只见徐远帆站在街对面的屋檐下,正冷冷地看着这边。
“有劳王参谋,我想去看看城里的伤兵医院。“
宜昌的伤兵医院设在原来的教会学校里。还未走近,就能闻到浓烈的消毒水气味。院子里搭满了临时帐篷,**声此起彼伏。
在一个帐篷里,谢文渊看见了熟悉的面孔——宣昌之战中失去一条腿的机枪手老王。见到旅长,老王挣扎着想坐起来,被谢文渊轻轻按住。
“旅座...咱们的阵地...守住了吗?“
“守住了。“谢文渊握住他的手,“你们用命换来的阵地,守住了。“
老王的眼中泛起泪光:“那就好...那就好...“
巡视间,谢文渊注意到一个穿着白色护士服的女子正在为伤兵换药。她的动作熟练而轻柔,不时低声安慰着痛苦的伤员。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胸前别着一枚红十字徽章,但那徽章的样式,与常见的略有不同。
“那位是林护士,“陪同的医院负责人介绍道,“半个月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