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别太行(1)

民国三十二年(1943)腊月的太行山,风雪肆虐。谢文渊站在指挥部的窑洞前,望着手中那份刚从总部送来的调令。纸张在寒风中簌簌作响,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如刻:调任太岳军区参谋长,即刻赴任。

“真的要走了?“老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

谢文渊将调令折好,塞进贴身的衣袋:“命令下来了。“

窑洞里,炭火盆噼啪作响。赵铁柱、林婉茹等骨干都聚集在这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凭什么啊!“赵铁柱猛地一拍桌子,“利剑分队刚重整旗鼓,正是需要科长的时候!“

“铁柱!“老周喝止道,“这是总部的决定。“

林婉茹默默为谢文渊整理行装,将一件件物品仔细打包。那把伴随他多年的将官短剑,那把在黑风寨缴获的日军指挥刀,还有陈小虎留下的猎刀...每一件都记录着一段浴血奋战的历史。

“婉茹,“谢文渊轻声说,“这次你不能跟我一起去。“

林婉茹的手顿了顿:“我知道。医疗队这里走不开。“

其实两人都明白,这次调动意味着什么。太岳军区与太行山相隔数百里,战事吃紧,再见不知是何年何月。

当晚,谢文渊独自登上山顶。风雪稍歇,月光下的太行山银装素裹,静谧而壮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和战友们的鲜血。

“要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谢文渊回头,看见山下的老村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来。老人家已经七十多了,三个儿子都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上来了?“

“听说你要走,来送送你。“老村长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

布包里是一把太行山的泥土,用红布仔细包着。

“带着它,就像带着太行山。“老村长声音哽咽,“别忘了这里的老百姓,别忘了...牺牲的孩子们。“

谢文渊郑重地接过布包,感觉手中沉甸甸的。这哪里是泥土,分明是太行山千千万万军民的心。

第二天,得知消息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带着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红枣,还有连夜赶制的布鞋。

“谢科长,这双鞋你带着,走路踏实。“

“这是俺家老母鸡下的蛋,路上吃。“

“别忘了回来看我们啊!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