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日军发动了代号“秋狩“的大规模扫荡,动用了前所未有的兵力。
面对严峻形势,谢文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放弃部分根据地,主力跳到外线,在运动中歼敌。
“这...“有人犹豫,“放弃根据地,群众怎么办?“
“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谢文渊解释,“只要我们主力还在,就能收复失地。“
经过痛苦抉择,计划获得通过。部队开始转移,群众也向深山疏散。
离别总是艰难的。看着群众依依不舍的眼神,谢文渊心中充满愧疚。
“老乡们,我们一定会回来的!“他郑重承诺。
转移途中,部队多次与日军遭遇。每一次,谢文渊都凭借出色的指挥艺术,带领部队化险为夷。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黑风谷。部队被日军包围,弹药将尽,形势万分危急。
“参谋长,怎么办?“杨得志焦急地问。
谢文渊观察着地形,突然眼睛一亮:“有办法了!“
他注意到山谷中有一条干涸的河床,可以通往日军侧后。
“得志,带你的人从这里绕到鬼子后面。我带人在正面吸引火力。“
“太危险了!“
“执行命令!“
在谢文渊的指挥下,部队终于杀出重围。但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伤亡近百人。
“这笔账,一定要算!“看着牺牲战士的遗体,谢文渊咬牙切齿。
十月,形势开始好转。日军由于兵力不足,不得不结束扫荡。八路军主力重返根据地,开始了恢复工作。
站在曾经战斗过的山头上,谢文渊心潮澎湃。虽然前途依然艰险,但他相信,胜利已经不远了。
山风吹过,带来远方的气息。在那看不见的远方,抗战的烽火正在熊熊燃烧。而在这太岳山中,新的战斗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