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客家老人的前生与今世(2)

为客家人生存环境恶劣,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男性力气大,胆子大,粗犷豪放,往往会冲锋陷阵,并且胜算率极高。

而女性就呈明显弱势,难以挑起家庭重担。

这是客家人在长期与自然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所以客家人都非常看重男性,看重儿子。

儿子在父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儿子是父母养老的保障。因为儿子会一辈子生活在父母身边,结婚生子,所娶媳妇也在一起生活,可以说,老人到了晚年,只要有儿子,生活就有保障。

二是女儿虽然也叫儿,但前面有一个女字,终究一天会离开这个家,嫁出去。

客家人信奉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只要离开了家,就不是家庭成员了,跟这个家没有多少关系。

嫁出去的女,不需要负责父母的生老病死,也没有资格继承家庭的财产。

这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习俗,在客家习俗中照样有效。

如果家中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就必须把女儿留在家里,招一个儿子上来,否则,自己老了只有饿死的份。

这是非常客观现实的问题,与什么道不道德,思想观念开不开放无关。

因为父母不可能在女儿家里生活,即使女儿同意,夫家也不会容忍,何况夫家也有父母,也需要养老,介入其中,必定是鸡飞狗跳,矛盾四起。

所以客家老人即使饿死,也不会去女儿家,况且女儿外嫁,近的话也有二三十山路,远的话,几百公里,来往不方便,也不可能。

以前的客家人,人一旦老去,由于没有养老金,没有物资上的保障,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客家老人的通常做法是,年过六旬,家里的一切都由儿子去打理,自己断绝人情往来,不交朋友,不跟亲戚来往,百事不管,有吃就吃,没事就饿着。

总之是过一天算一天,过一年算一年,过不下去了,就一命归西。

当然,家境殷实的,可能会不一样。

毕竟枪杆子拿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有的人家,老人会当一辈子家,这样的老人生活会很幸福,也很踏实,说话办事也很有底气。

这样的老人不多。

大部分老人贫穷,一辈子都非常清贫。

生活在深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