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客家老人的前生与今世(3)

老林中不可能富,大部分只能维持温饱,因为深山里没有工业,有限的农田产不了多少庄稼,山林资源有限,生活注定非常苦。

老人家贫穷,儿子家也会说不上富裕,一家人都在温饱线上过日子,作出牺牲的往往是老人。

在生病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客家老人生病以前是不治的,尤其是居住在偏僻深山的老人,生病了一般自生自灭。

你身体好能挺过去,就挺过去,挺不过,就自然淘汰,所以以前的老人寿命都比较短。

当然,也与中国大环境有关。

以前年过六旬就是古稀老人,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大山,老人寿命估计应该更短。

虽然是猜测,但有它的合理性。

以前的老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大山。

客家俗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夜里梦到长沙,睡来跌到床下。

长沙是客家心中最向往的城市,但很多客家老人去不了。

不仅去不了长沙,就是茶陵县城也去不了。

去茶陵县城需要走一天的山路,爬上爬下,弯弯曲曲,缠缠绵绵,腿都跑断。

大部分老人会到坑口街来,这里是桃坑客家人的中心城市,可以享受片刻的宁静和快乐。

不过,现在变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客家老人的生存境况有了很大变化,很多老人走出了大山,与年轻人同台竞技,唱响生命的赞歌。

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客家老人的春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