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从西边的独立楼梯上去,楼梯口有保安亭,有门卫看守,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来访者必须先登记。
郭攸宁拿出“编外翻译人员资格证”,及要上缴的书稿,缺了两根手指的四十多岁保安,也没让她直接进去。
一丝不苟地先打内线电话,得到的答复后,带着一丝诧异地礼貌开口:“郭同志请上四楼四零六,龚总编在办公室等你。”
郭攸宁道完谢,往楼上走。
心中纳闷,平时跟她联系的是位杨编辑,自己找的也是他,怎么突然换主编接见啦?
不管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看看再说。
刚上四楼,就见到一位三十多岁,戴眼镜,文质彬彬的男子。
他有些错愕地招呼:“你是黑省长宁县的郭知青,郭翻译?”
郭攸宁点头,“正是,请问您是”
“我是杨编辑,咱们书信往来一年多了,今日才得见真颜,没想到郭翻译是位如此钟灵毓秀的姑娘。
你那翻译水平,我一度错认为是年事已高的老学者,真是年少有为!”
郭攸宁微笑,“杨编辑好!您过奖了,感谢这一年多的照顾。”
“是我们出版社感谢你才对,那些高难度的技术性资料,我们试了一批又一批的翻译人员都不行,幸亏后来遇到了你。”
郭攸宁从随身包里,拿出书和译文,“这个是交给您,还是”
杨编辑含笑接过,“给我就行,不过我们总编急着见你,吩咐我在楼梯口等着,这一激动差点把正事忘了。”
他伸手做出请的姿势,在前面带路。
没一会,就敲响了406的房门。
“进!”浑厚的男低音响起,两人推门走入一间大办公室。
发现里面有三人,正坐在实木沙发上喝茶。
杨编辑对一位头发花白,五十岁左右,气质儒雅的学者,尊敬地开口:“总编,这位就是帮我们翻译了六本技术资料的郭同志。”
三人全抬头望她,表情各异,有惊喜、有诧异、还有不可思议
郭攸宁礼貌地打招呼:“龚总编好,各位领导好,我随军回京,家离这里不远,资料翻译好就直接送过来了,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
总编起身笑着招手,“好事,没想到小郭同志是位漂亮的大才女,快过来坐!”
能有什么好事?难道继续涨单价?被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