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章 天地一烘炉,物欲火中舞(7)

地就是一个充满了种种考验的巨大熔炉,如山如林、金山银海这些物欲就是最好的燃料,在大火中煅烧后尽褪浮华,才能练出人的真性,本心、良知、定力和弘毅,真金在这个熔炉里反复煅烧后,也不会消亡,反而愈加闪耀。

朝廷不是无所不能的,竟奢之风,大明朝廷管不了,也做不到,能做的只是引导社会共识的建立。

朱翊钧又询问了阎士选关于浙江还田巩固的种种问题,主要是打击还乡团,其次是要维持田契不再被兼并,还田之后田契不再允许买卖,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问题,都要侯于赵亲自处置,比如这绝嗣了田产如何处置,吃绝户之事、长租等等。

“浙江之事皆仰赖侯巡抚尽心做事了。”朱翊钧肯定了侯于赵的工作,老赵虽然喜欢与人逆行,但每次都行的端端正正,回朝之后,可称为大明朝廷的中流砥柱。

“臣等告退。”姚光启和阎士选说了正事,选择了告退离朝,他们还要在京师逗留七日,要拜访京师的贵人,沟通礼部、鸿胪寺,顺便再找寻一些吏员,走马上任。

“宣顺天府丞杨俊民上殿吧。”朱翊钧坐直了身子,宣了另外一个臣子,杨俊民。

杨俊民,仕途不顺,自从晋党开始分崩离析后,杨俊民迟迟没能跨过关键一步,从知府一级走向布政、巡抚一级,顺天府丞这个活儿,就是他的烘炉,显然他不像沈一贯、王一鹗、王希元一样幸运,没能扛过去。

这些天,言官们对他的弹劾,让他焦头烂额。

“罪臣杨俊民拜见陛下,罪臣辜负圣恩,恳请陛下恕罪。”杨俊民上殿行了五拜三叩首大礼,语气有些消沉。

他的吏部尚书父亲杨博对他有很高的期许,他也自负有足够的才情,可是京师之事,千头万绪,这仕途,终究是走到头了。

“免礼。”朱翊钧看着杨俊民,笑着说道:“杨卿这回京才多久,日渐消瘦了。”

杨俊民在松江做知府的时候,还算健壮,但顺天府丞有点太锻炼人了,浓重的黑眼圈,两腮无肉,两眼无神,甚至两鬓都爬上了白发,早生华发。

“罪臣惭愧,科臣所言句句属实,八罪皆言中,罪臣御下不严,尸位素餐。”杨俊民再拜有些无力的说道:“可是陛下,的确是罪臣无能,但这顺天府六房,皆是豪强走狗爪牙,罪臣实在是无能为力。”

杨俊民一入殿就先认可了言官弹劾,但他还是给自己辩白了一句,这府丞之位,实在是有点太难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